单相可控硅触发板.doc

单相可控硅触发板.doc

ID:57647096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30

单相可控硅触发板.doc_第1页
单相可控硅触发板.doc_第2页
单相可控硅触发板.doc_第3页
单相可控硅触发板.doc_第4页
单相可控硅触发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相可控硅触发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DCF—S1型可控硅控制器技术说明书抚顺市弗雷德电力电子设备厂5目录1概述………………………………………………………………………………2技术参数…………………………………………………………………………3工作原理…………………………………………………………………………4结构特征和安装…………………………………………………………………5使用方法…………………………………………………………………………附图1整流电路接线示意图……………………………………………………………2交流调压次级整流线路接线示意图…………………………………………3交流调压交流反馈线路接

2、线示意图…………………………………………51概述本控制器为可控硅单相可控整流或单相交流调压通用的开环触发控制器。适用于单相全波、单相半控桥等整流电路和双向可控硅或普通可控硅反并联的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触发输出为宽脉冲串,有隔离脉冲变压器和工作电源变压器。本控制器结构紧凑、工作指示明晰、使用方便、接线简单、工作可靠。通过端子接线可实现0-10V或4-20mA给定移相控制。2技术参数2.1触发输出:脉冲列脉冲列宽度:3mS脉冲电流峰值:≥1000mA脉冲电压峰值:≥6V2.2移相范围:0-175°2.3输入控制信号:直流电压0-10V或外接给定电位器(10k

3、);4-20mA。2.4工作条件: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85%电源:单相交流220V或380V±10%(50Hz)无腐蚀及破坏电气绝缘的气体和导电尘埃。2.5功耗:≤10W2.6外型尺寸:98×91×50㎜;安装尺寸:87×80㎜3工作原理本控制器由同步整形、锯齿波发生器、电流放大器、PI调节器、脉冲产生、脉冲调制、脉冲放大、脉冲变压器、稳压电源等单元组成。由电源兼同步变压器输出的交流信号经双半波整流,再经同步整形环节变成方波,经锯齿波发生器变成与电源同频的锯齿波同步信号;与控制信号比较,在脉冲产生环节产生脉冲,经脉冲调制器后形成脉冲列信

4、号。最后经脉冲功放,由脉冲变压器隔离后,从两个次级绕组输出两路脉冲列触发信号,触发主回路可控硅或双向可控硅。通过不同接线,控制器可由0-10V或4-20mA控制移相。4结构特征和安装本控制器为单板结构,板上装有电源变压器和脉冲变压器,接线端子分装在两端,通过固定孔,本控制器可垂直或水平安装在电控柜内。5使用方法5.1接线与功能设置5.1.1接线:参照附图1、2接线。为防止干扰,给定控制线和交流电源线最好分别走线,并尽可能短5。如果不便分开走线,则给定控制线、反馈线应使用屏蔽线。外接给定电位器阻值5—10KΩ,给定电压高,输出电压高。5.1.2控制器和主

5、电路通电的先后顺序主电路先于控制器通电或同时通电均可;如需控制器先于主电路通电时,必须首先把给定电位器回零位,然后接通主电路。5.2各参数整定与调试5.2.1开环调试通电前仔细检查接线,并用万用表检查电源线间及与其它控制线间绝缘,确保一切正确无误。将给定电位器调至零位。脱开负载,接阻性试验负载(如大功率灯泡或电炉等,悬空工作会不正常),尤其在负载是变压器的交流调压电路中,务必脱开变压器,用电炉子代替变压器做试验。首先只接通控制器电源,用万用表测量GND,+10V端子间电压,应为10V,此时反复调节给定电位器,此电压应不变。而将电位器自零位往增大调时,G

6、ND、GD端子间电压应随之增大。将给定电位器调回零位,同时接通控制器与主电路电源,调节给定电位器或外加给定信号,给定电压增加时,主电路输出电压应随之增大。5.3操作说明5.3.1通电前,先将给定电位器旋至零位。5.3.2通电后,缓慢旋动给定电位器,主电路输出电压应有指示,并平稳上升。5.3.3工作完毕,先将给定电位器旋回零位,再切断主电路电源。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