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等级.doc

国际象棋等级.doc

ID:57651296

大小:12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8-30

国际象棋等级.doc_第1页
国际象棋等级.doc_第2页
国际象棋等级.doc_第3页
国际象棋等级.doc_第4页
国际象棋等级.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象棋等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际象棋棋手技术等级标准第一条:等级称号和等级标准等级称号等级标准时应级别特级大师  1.世界个人冠军赛前八名  2.国际特级大师  3.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和世界团体锦标赛的名次按比  例:冠军100%;亚军80%;第三名60%;第四——六名40%;第七——八名200%  4.两次达到等级称号赛规定之标准分(见附表)国际健将大师  1.亚洲个人赛、中国独立区个人赛和全国个人冠军赛前八名  2.国际大师  3.亚洲团体锦标赛和全国团体锦标赛的名次按比例:冠军100%;亚军80%;第三60%;第四—

2、—六名40%;第七——八名25%;  4.全国青年冠军赛冠军  5.两次达到等级称号赛规定之标准分(见附表)运动健将一级棋士  1.全国个人赛和中国独立区个人赛前十八名  2.棋联大师  3.全国团体赛前八名未获大师称号者  4.全国青年冠军赛前六名  5.李成智分龄组冠军赛十四——十八岁组冠军一级运动员二级棋士  1.全国个人赛前三十六名  2.全国青年冠军赛前十六名  3.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赛前十六名  4.行业体协、计划单列市个人赛前十二名  5.李成智分龄组冠军赛十——十二岁组前八名;十

3、四——十八岁组前十二名二级运动员三级棋士三级运动员  1.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赛前三十二名  2.行业体协、计划单列市个人赛前二十四名  3.省辖市、地区个人赛前六名  4.县个人赛冠军第二条:评定技术等级称号的有关规定:  1、凡达到等级标准中一条标准者,即可获得申请该项技术等级称号的资格。  2、非各级正式比赛(如邀请赛、职工赛等)的成绩和未明确的名次不得作为确定技术等级称号的依据。  3、男女棋手通用本标准。第三条:批准权限特级大师、大师由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授予;一级棋士以下由相应各级体委批准

4、授予。 国际象棋棋手等级分制和技术等级标准实施细则  为执行国际象棋等级分制和技术等级标准,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一)棋手等级分是棋手比赛成绩的数学化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棋手的实力水平。  (二)棋手等级分由国家体育总局棋类运动管理中心根据棋手在统计期限内的比赛成绩计算确定。  (三)经国家体育总局棋类运动管理中心批准,可以随时公布一部分棋手的新等级分。  二、经过计算确定的棋手等级分由国家体育总局棋类运动管理中心列表,于每年一月一口和七月一日各公布一次。公布的最低数字:为2001。棋手如长

5、期不参加比赛,其等级分可在等级表中保留三年。以后根据比赛成绩重新确定等级分。  三、可计算等级分的比赛统称为等级分赛,包括:  (—)全国团体赛和个人赛;  (二)全国优秀棋手在集训期间的正式比赛;  (三)国际正式比赛;  (四)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其它比赛;  四、等级分赛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循环制比赛,至少三分之一的棋手应有等级分;如参赛人数在十人以上,则至少有四名有等级分;双循环赛中,六名棋手至少有四名有等级分。  (二)参赛单位只能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或相应级别的单位

6、,主办单位参加时例外),并不得少于三个单位(舍文宁根制除外),同单位棋手不得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二。  (三)至少应有二名国家级裁判员主持整个竞赛的裁判工作。  (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国际象棋竞赛规则,时限为两小时不超过46着,每天不超过两轮。  (五)主办单位必须在赛前上报国家体育总局棋类运动管理中心,经批准后有效。  五、可获得等级分称号的比赛,统称等级称号赛,包括:  (一)可获得男子(女子)大师称号的比赛,简称男子(女子)大师赛。  (二)可获得男子(女子)特级大师称号的比赛,简称男子

7、(女子)特级大师赛。  六、等级称号赛在具备等级分赛条件的基础上,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至少应有9轮,无等级分的棋手不得超过20%。  (二)除一、两天安排一天两局棋外,其余轮次及最后三轮都是每天下一局棋。  (三)比赛等级和称号标准在比赛开始前公布,平均等级分(Ra)取接近的整数,1以下的小数按四舍五人,相应称号的标准分见附表1和2。  (四)男子大师赛应有半数具有男子大师称号的棋手参加或至少三名棋手有男子大师称号并且半数棋手等级分在2350以上。女子大师赛至少应有三名女子大师参加,并且有

8、半数棋手有大师称号或等级分在2150以上。男子特级大师赛至少应有三名男子特级大师参加。女子特级大师赛至少应有三名女子特级大师参加,承认女子在男子和男女混合比赛中达到的技术等级称号标准。  七、等级分赛和等级称号赛结束后,主办单位应按规定格式完整无误地填写竞赛报告,于两周内上报国家体育总局棋类运动管理中心。比赛成绩按胜1、和1/2、负0计分。  未对局的得分应用记号★标出,必要时加以说明,凡能影响成绩有效性的其它情况、也必须加以说明。竞赛报告如有错误,其后果由上报单位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