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管沟技术交底

电力管沟技术交底

ID:5765321

大小:2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24

电力管沟技术交底_第1页
电力管沟技术交底_第2页
资源描述:

《电力管沟技术交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编号:市政施管—10工程名称部位名称工序名称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单位交底人接收单位接收人交底内容:一、土方开挖:1.沟槽开挖前的准备工作:1、根据设计图纸的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线,定出中心桩、槽边线。2、先查明开挖段的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下构筑物情况,会同有关部门作出妥善处理,确保施工安全3、沟槽开挖前应做好沟槽外四周的排水工作,保证场外地表水不流入沟槽。4、按工程监测要求,开挖前先布置各种类型的观测点,并测定初始资料。5、准备好所有的机械设备及场内外运输道路,以利土方开挖工作连续快速完成。2.沟槽开挖方法:1、

2、土方开挖采用采用不放坡开挖。2、开挖方式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进行配合。土方采用分段分层开挖的方式进行,开挖深度约在2.0m左右,采用挖掘机一次开挖至距沟槽底20.0cm,挖出的土方用自卸运土车运至指定堆场。3、沟槽基底标高以上20cm的土层,采用人工开挖、清理、平整,以免扰动基底土,严禁超挖。4、沟槽开挖过程中,不同土层面标高须报验监理、业主确认,并做好记录。5、土层与设计不符时,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单位,由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共同商讨处理方法。3、开挖后的土方如达到回填质量要求并经监理确认后应用于填筑材料,不适用于回

3、填的土料弃于业主、监理指定地点。4、沟槽开挖时其断面尺寸必须准确,沟底平直,沟内无塌方,无积水,无各种油类及杂物,转角符合设计要求。复核人:记录人:年月日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编号:市政施管—10二、管沟结构及施工系部技术要求:1、电缆沟沟墙采用25cm厚C20素混凝土。地基为回填土时应加3%石子,分层夯实至中密。电缆沟底板K0+060—K0+360段为20cm厚C20钢筋砼底板,底板配筋d8@300双向筋,K0+000—K0+060段采用20cm厚C20素混凝土。沿沟长度方向每隔10米设变形缝一道,缝宽2cm,接缝处填沥青麻

4、丝。电缆沟盖板压顶为C20钢筋混凝土统一浇筑,钢筋布设参照活动盖板钢筋布设。电缆沟浇筑时靠近沟壁的两个外侧不设置模板,在沟壁侧(开挖时沟壁开挖成直壁)铺设塑料薄膜,内侧设置模板。2、电缆沟每隔10m设置活动盖板三块,盖板每块宽500mm,在容易积水积灰处,应用水泥砂浆或沥青将盖板缝隙抹实。3、盖板配筋及细部图见后附图纸。4、电缆沟接地:沿电缆沟纵向全线敷设—50*5的热镀锌扁钢左右侧各一根,每隔100米用d12的热镀锌圆钢将左右侧的扁钢做等位连接,每隔150米用L50*5的热镀锌角钢做重复接地,要求焊接牢固,接地电阻不大

5、于10欧姆。5、电缆沟排水:电缆沟采用分段排水,沿电缆沟纵向间隔不大于50m设一个300*300*300mm的集水坑。每个分支井处亦设置一个500*500*500集水坑,以不小于0.5%的坡度坡向集水坑。电缆沟底部以不小于1%的坡度坡向就近集水坑,集水坑内设置一根DN75UPVC排水管与就近雨水井相连。集水坑篦子与集水坑之间的连接做法及系部技术要求,见后附图纸。三、过街电力排管结构及施工系部技术要求:1、过街排管采用玻璃钢电力保护管,管道顶部覆土应不小于0.7米。2、过街电力排管采用专用管卡固定,水平间距2.0米,排管底

6、部做80mm厚的C20混凝土底板。3、电力排管以不小于0.5%的坡度坡向电力工作井。四、电力工作井结构及施工系部技术要求:1、本标段所施工的电力工作井在人行道范围内,采用素砼结构,车行道范围内采用钢筋砼结构。2、每座电力工作井的两侧除需要预埋安装立柱支架等铁件外,在顶板和底板以及于排管接口部位,还需预埋吊装电缆用的吊环以及供电缆敷设施工所需的拉环。3、每座电力工作井外侧设两根长2.5米的L50*5热镀锌角钢做接地体,其水平连接体采用—50*5热镀锌扁钢。4、安装在电力工作井内的金属构件采用—50*5热镀锌扁钢与接地体链接

7、,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复核人:记录人:年月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