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期末思考题参考答案.doc

自然辩证法期末思考题参考答案.doc

ID:57653337

大小:6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30

自然辩证法期末思考题参考答案.doc_第1页
自然辩证法期末思考题参考答案.doc_第2页
自然辩证法期末思考题参考答案.doc_第3页
自然辩证法期末思考题参考答案.doc_第4页
自然辩证法期末思考题参考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期末思考题参考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容;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容。全书由论文、札记、计划草案共181篇组成,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6部分部

2、分结构论文主要容1导言《导言》论述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就,说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2自然科学与哲学《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自然科学中的神灵世界》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能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和神学的错误。3辩证法《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由三大规律和五对畴(形式与容、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性与现实性、本质与现象)组成。4物质运动形式《运动的基本形式——科学分类》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时空之

3、间的关系。5各门具体学科中的辩证法《运动的量度—功》《潮汐摩擦》《热》《电》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6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在从猿向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渡第二章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1.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简述)古代自然观是由三个部分构成:探讨世界本源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1)元素论。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赫拉克利特的“活火说”,中国的“八卦”、“五行”学说,认为某些具体的要素组成了世界万物,并且这些要素

4、相互依赖,相互制约。(2)原子论。包括留基伯-德谟克利特原子说,伊壁鸠鲁的原子,卢克莱修的原子论-《物性论》。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微粒构成的,并且用原子的重量、吸引和排斥这对矛盾以及其他力学原因,解释了事物的形成和消失。(3)宇宙论。对天体的形状和状态进行了描述及勾画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概念。这些古代的自然观都摆脱了上帝或神灵创造世界的束缚,开始从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东西寻找世界的本源。.s..............这些思想以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为本源,解释其他万物现象的产生及存在。从事物出发,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解释世界状况问题上,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行解释,具有鲜明

5、的辩证法特征。即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2.试比较L-D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论述)相同点:(1)它们都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原子在虚空中存在运动着;(2)认为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物粒子,数量无限;(3)原子即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物质不灭论)不同点:(1)伊氏原子论在承认L-D原子论提出的始原原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原子分为始原原子和结构原子;(2)L-D原子论认为原子有大小、位置、形状、次序等数量上的差异,本质上没有区别。而伊氏原子论在承认量的差异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原子有性质方面的差异,原子有重量,正是由于重量的不同导致了性质

6、上的差异;(3)L-D原子论认为原子的波动形式是一切事物的动因,并把它归结为自然界的必然性;伊氏提出原子运动的偏斜学说,原子除了由于重力引起的下降运动外,还有偶然的偏斜运动,克服了L-D原子论否认偶然性存在的缺陷,确立了偶然性在运动中的地位,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3.简述中国古代“八卦”“五行”学说中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思想。1、中国的“八卦”学说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分乾、坤、震、坎、离、兑八种,分别对应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八种自然物作为构成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由这八种要素构成的,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又将这八种要素分为

7、两个层次,乾、坤为阴、阳,其余的六种是由阴阳交互生成的,由这八种要素相互作用,生成万物;即阴阳对立,但阴阳以不同比例结合以可形成其它事物,矛盾存在其中。通过阴、阳的相互交互来解释事物的产生、发展及消亡,这是辩证法的思想。2、中国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构成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这五种物质作为构成万物的元素,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提出“五行”相生相克和无常胜,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排斥,相生对应着统一关系,相克对应着对立关系,这是辩证法的思想。4.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古代自然观的三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