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体工程地质划分.doc

岩土体工程地质划分.doc

ID:57675718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31

岩土体工程地质划分.doc_第1页
岩土体工程地质划分.doc_第2页
岩土体工程地质划分.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岩土体工程地质划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依据岩石成因,研究区岩体可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二大工程地质类型。1.岩浆岩区内岩浆岩仅发育有侵入岩,包括变质侵入岩。变质侵入岩也可划为变质岩类副变质岩,由于研究区内变质岩类型单一,面积小,只在侵入岩类中加以叙述其特征。依据侵入岩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岩性组合、岩石强度,分为坚硬块状闪长玢岩、正长斑岩、花岗岩、闪长岩岩性综合体和坚硬—较坚硬片状闪长岩类岩性综合体。(1)坚硬块状闪长玢岩、正长斑岩、花岗岩、闪长岩岩性综合体:岩性组合为元古代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黑云花岗闪长岩

2、及中生代燕山期石英正长斑岩、角闪闪长玢岩岩脉。岩石坚硬性脆,工程地质结构类型为块状结构。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抗风化能力强。在裸露区风化残积土厚0—1m,隐伏区残积土厚1—3m,标贯击数14—30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240—280kpa;全风化带厚0—2m,标贯击数40.9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350—500kpa;强风化带厚0—4m,标贯击数60.2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500—2000kpa。该岩性综合体具低压缩性,是良好的天然地基。(2)坚硬—较坚硬片状闪长岩类岩性综合体:为晚太

3、古代阜平期片麻状中粒黑云角闪英云闪长岩。是经过区域变质作用的片状、片麻状变质侵入岩。片理产状45°—65°。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30—60Mpa,属坚硬—较坚硬;工程地质结构类型为片状结构。岩体全风化带厚0—5m,标贯击数35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300—400kpa;强风化带厚5—10m,标贯击数54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400—1500kpa。岩体塑性变形较大,具中低压缩性,边坡稳定性差,易引起风化、流失、边坡失稳等工程地质问题。2.沉积岩沉积岩可划分为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碎屑岩、碎屑岩

4、夹碳酸盐岩四种工程地质岩组。(1)碳酸盐岩岩组依据岩组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岩性组合,岩石强度分为坚硬中厚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坚硬—较坚硬中厚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坚硬中薄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坚硬—较坚硬薄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坚硬中厚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主要由寒武系—奥陶系张夏组、三山子组a段和c段,马家沟组北庵庄段、五阳山段、阁庄段、八陡段灰岩、白云岩岩性组合。岩石工程地质结构为厚层状结构,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裂隙岩溶发育,易引发岩溶地面塌陷、水库渗漏等不良工程地

5、质问题。坚硬一较坚硬中厚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为奥陶系马家沟组土峪段中厚层角砾状白云岩岩性组合。岩石工程地质结构为中厚层结构,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30—60Mpa,为坚硬—较坚硬。地基承载力标准值2000—4000kpa。裂隙岩溶非常发育,易发生地面塌陷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坚硬中薄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岩性为寒武系—奥陶系炒米店组、三山子组b段中厚、中薄层灰岩、白云岩。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属坚硬,地基承载力标准值4000kpa,裂隙岩溶发育。坚硬—较坚硬薄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

6、:岩性为奥陶系马家沟组东黄山段薄层结构,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30—60Mpa,属坚硬—较坚硬,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500—4000kpa。裂隙岩溶非常发育,易引起岩溶地面塌陷。(2)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岩组依据该岩组的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岩性组合、岩石强度,称为坚硬中厚层状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岩性综合体。该岩性综合体属于寒武系朱砂洞组中厚层灰岩夹页岩岩性组合。岩体工程地质结构类型属中厚层结构。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为坚硬,抗风化,地基承载力标准值4000kpa,页岩力学性质较差,遇水易软化崩解

7、,存在边坡不稳定性因素。(3)碎屑岩岩组依据岩体的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岩性组合、岩石强度,称为坚硬—较坚硬薄层状砂岩、泥岩岩性综合体。该岩性综合体主要为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薄层状砂岩、泥岩、岩性综合体。岩体工程地质结构类型属薄层状结构,倾向东、倾角20°,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30—60Mpa,为坚硬—较坚硬,力学强度不均一,并夹有页岩,易软化、地基变形,下伏富煤岩层,开采煤易引起地面沉陷等工程地质问题。(4)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岩组依据该岩组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岩性组合、岩石强度分为坚硬—较坚硬薄层状

8、页岩夹灰岩岩性综合体和较坚硬薄层状砂岩、页岩夹灰岩煤层岩性综合体。坚硬—较坚硬薄层状页岩夹灰岩岩性综合体:属于寒武系馒头组、崮山组页岩、砂岩夹灰岩岩性组合。岩体多裸露于山前地带,易破碎形成缓坡地形。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30—60Mpa,坚硬—较坚硬,标贯击数50.4—61.0击,属强风化,风化层厚0—6m,力学强度差别大,易于软化,稳定性较差。坚硬薄层状砂岩、页岩夹灰岩、煤层岩性综合体:主要是石炭系本溪组和太原组薄层砂岩、页岩夹灰岩。煤层岩性组合,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为坚硬,地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