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常识》读后感.doc

《教育常识》读后感.doc

ID:57680055

大小:1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31

《教育常识》读后感.doc_第1页
《教育常识》读后感.doc_第2页
《教育常识》读后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育常识》读后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教育常识》有感最初拿起李政道的这本《教育常识》,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读书笔记,可是当我为了摘抄在书里搜索扫描、一页一页地翻看下来,却越来越觉得这是一本值得看的好书。开始一看到书的名字,以为这又是本介绍教育工作的理论性、专业性较强,读起来晦涩难懂的书,读着读着才发现它是一本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很强指导性的教育专著,书中精辟独到的见解,生动鲜活的事例,让我顿觉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本书是专为教师写的“教育常识”,那么,哪些是我们这些教育者不能不知道的有关教育的道理和知识呢?全书共有七个部分,分别是“人性常识、教育理想常识、教育过程

2、常识、教育内容常识、学生常识、教师常识、教学常识”,每个专题分小节进行生动而具体的讲解。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学生是种子,不是石头”这节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文中李教授用美国2003年“全国年度教师”贝特西·罗杰斯的一句话告诉读者: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他提醒我们:1.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要赋予孩子开花的希望,学会欣赏他们开花中的天真梦语,领悟他们的童真童趣。2.既然玫瑰花蕾绽放有早晚之别,孩子的成长也有快慢之分。如身体成长的快慢,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

3、早与迟等。教师永远不要期望每个孩子都在同一时期开花。3.花开的早与迟,不是判断花蕾价值的标准。迟开的花蕾和早开的花朵有同等的价值,拥有同样的美丽,需要教育者同等尊重。对于迟开的花蕾,教育者的工作,就是耐心地守候,等待花期到来,这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教育者最忌讳的行为是不耐烦地拂袖而去,或者运用各种方法让花期提前,让本应冬天开放的花朵提前到夏天绽放,这种绽放就是对孩子生命最大的伤害和摧残。由此我想到了有这样一个教育故事:在一个国际教育研讨会上,一批中国教师与英国教师坐在一起讨论教育问题,自然而然的谈到了学生地位的问题,最后聚焦到“在

4、老师眼里把学生看做什么”这样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上来。这时,一个中国的教师站起来首先发言,他说:在他的眼中,学生就像一块块玉石,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但玉石需要能工巧匠去雕琢,未经雕琢的玉石只是一块顽石,只有经过雕琢过才有可能成为一块美玉。所以,中国自古就有“玉不琢不成器”的说法。把玉石雕琢成碧玉,那就是教育的功用所在。听了他的论述,在座的中国教师都觉得这个比喻很形象生动,英国的教师也频频点头。的确,玉石需要雕琢成器。英国的教师在称赞之后也有一位站起发言,他说:在英国教师的眼里,学生更像是一粒粒种子,是一个个有着很强生长力的生命。教师的使命和

5、天职就应该像一个农夫,把种子播撒到土地上。然后,给种子浇水、施肥,让种子在阳光雨露中自然生长。当然,这些种子撒下去,可能有的长得高壮,有的长得矮弱,但不管怎样,都会长成它自己。听了英国老师的一番话,大家都陷入了沉思:石头与种子,雕琢与播撒,看似无意,实则有心,折射出两位老师完全不同的教育观与学生观。——把学生看做玉石的,显然还是一种“接受式教育观”,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甚至是绝对权威,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老师是雕琢者,学生是被雕琢者。我们当前的教育,很多老师不都在拿着雕刻刀,不辞辛苦地日夜雕琢成材吗?——把学生看做种子的,则是一种“

6、自然教育观”,强调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作为一个灵动的生命,有其自身的生长力,只要为他营造一种发展的氛围,把他的脑袋和身心调动起来,在阳光、雨露和空气中,每粒种子都会以他自己的方式发芽、开花、生长。。。。都说教师是园丁,但园丁不该总拿把剪刀修修剪剪,而要做个导游,带领着学生在书本中遨游世界。我该把学生当成一粒粒种子,他们有生命,有能量,有积蓄的过程,有绽放的未来。把学生看做“种子”,我就该耐心地、细心地、精心地呵护他们。他们需要我的浇灌,需要施肥,也需要在狂风暴雨时有人为其遮风挡雨,需要在弯腰跌倒时有人将其捋正扶起。如果我们把学生看

7、做是“种子”而不是“石头”,我相信,他们会更加充满远行的力量,彰显生命的活力,教育也会更加焕发人性的魅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