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配方中润滑剂选择要点.doc

PVC配方中润滑剂选择要点.doc

ID:57690230

大小:1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1

PVC配方中润滑剂选择要点.doc_第1页
PVC配方中润滑剂选择要点.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PVC配方中润滑剂选择要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PVC配方中润滑剂选择要点 摘要:润滑剂的作用在于减少聚合物和设备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聚合物分子链之间的内摩擦。前者称为外润滑作用,后者称为内润滑作用。     润滑剂的作用在于减少聚合物和设备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聚合物分子链之间的内摩擦。前者称为外润滑作用,后者称为内润滑作用。具有外润滑作用的如硅油、石蜡等,具有内润滑作用的如单甘酯,硬脂醇及酯类等。至于金属皂类,则二者兼有。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内外润滑的说法只是我们的一种习惯称谓,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有些润滑剂在不同的条件起不同的作用,如硬脂酸,在低温或少量的时候,能起内润滑作用,但

2、当温度升高或用量增加时,它的外润滑作用就逐渐占优势了,还有一个特例是硬脂酸钙,它单独使用时作外润滑剂,但当它和硬脂酸铅及石蜡等并用时就成了促进塑化的内润滑剂了。    根据不同成型方法,其润滑作用侧重不同:压延成型,防止熔料粘辊,润滑剂应以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配合使用,常用品种以金属皂为主,并配以硬脂酸;注射成型,提高流动,提高脱模性;挤出成型,提高流动,提高口模分离性;挤出和注射,润滑剂一般以内润滑剂为主,一般以酯、蜡配合使用。压制及层压成型,利于压板与制品分离。以外润滑剂为主,常用品种为蜡类润滑剂。    一个配方中,一般应选

3、用内、外润滑剂并用。润滑剂的用量随加工方法不同而异。加工方式           润滑剂类型       用量(份)压延成型           内润滑剂         0.3~0.8                    外润滑剂         0.2~0.8挤出、注塑成型     内润滑剂         0.5~1.0                   外润滑剂         0.2~0.4     在硬质PVC塑料中,润滑剂过量会导致强度降低,也影响工艺操作。对于注射制品会产生脱皮现象,尤其是在浇口附近会产生剥层

4、现象。对注射制品,硬脂酸和石蜡总用量一般为0.5~1份:挤出制品一般不超过1份。透明无毒制品,如吹塑瓶、透明片材等,常用的有OP蜡、E蜡等,加入量为0.3~0.5份,也可与0.5份硬脂酸正丁酯配合使用;也可选用高碳醇0.5份与硬脂酸正丁酯或硬脂酸0.5份配合。不透明制品,如板材、管材等,常用金属皂、石蜡、硬脂酸并用。金属皂1~2份,石蜡、硬脂酸0.3~0.5份。    在软制品配方中,润滑剂用量太多,会起霜并影响制品的强度及高频焊接和印刷性。而润滑剂太少则会粘辊,对吹塑薄膜而言,润滑剂太少会粘住口模,易使塑料在模内焦化。同时,为

5、了改善吹膜的发粘现象,宜加入少量的内润滑剂单甘酯。生产PVC软制品时,润滑剂加入量一般小于1份。在透明膜配方中,选用金属皂类和液态复合稳定剂,配合使用硬脂酸(用量小于0.5份)。对于吹塑膜,为防止粘连,可选用硬脂酸单甘油酯。电缆类配方中,如加入填料,可采用高熔点蜡0.3~0.5份为润滑剂。润滑剂与其它助剂的关系(1)VC中的热稳定剂有一定的润滑作用,不同的热稳定剂的润滑性大小如下:金属皂>液体复合金属皂类>铅盐>月桂酸锡>马来酸锡≈硫醇有机锡。因此,对于热稳定剂润滑作用大的,可相应减少润滑剂的用量。有机硫醇锡类热稳定剂缺乏外润滑

6、性,配方中需适当加入外润滑剂;而二丁基锡羧酸酯热稳定剂的外润滑作用突出,可适当减少外润滑剂用量。(2)加工助剂大都兼有外润滑功能,可相应减少润滑剂加入量。(3)配方中含有大量非润滑填料时,应相应增加内、外润滑剂的加入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