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第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doc

《论语・学而第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doc

ID:57693615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1

《论语・学而第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doc_第1页
《论语・学而第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doc_第2页
《论语・学而第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语・学而第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学而第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学而》专门论述了学的问题。古人之学与今人之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古人之学涵盖了全部的人生,是以做人为基、为本、为核心来展开的。故而把《学而》放在了《论语》开篇的位置,重点强调学的重要。大家可以看看,我的解读是否有道理。钱穆老先生评价《论语》时说,“是孔门师弟子教训皆主为青年发”。“《论语》即一部青年宝训也。”足见《论语》在教育和文化上的历史低位和价值之高。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能经常践习,不是很高兴吗?能有共同志向的知心友人从远方来,不

2、是很快乐的事吗?别人不理解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也是君子吗?”      【译文】有子说:“为人孝悌却好犯上的人,不多;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从来没有。君子注重根本,根本确立了,人道也就有了。好好的侍奉父母兄弟,就是仁的根本吧!”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的人,是很少有仁慈的。”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否忠实守信了?教给学生的知识我实践了吗?”      【译文】孔子说:“治理国家,行政要严肃认真,恭敬而守信用,

3、节约使用财力、爱护人民,役使民众要在农闲时节”。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师长,谨慎忠信,要热爱世上的每一个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这些有余力的时候,再去学习书本知识。”      【说明】强调做人是第一要务,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在其次。这一点对现今的教育单纯强调知识忽视做人有着很大的启示。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重视德行替代重视容貌;为父母

4、做事,能够竭尽全力;为领导做事,能豁出性命;和朋友交往,说了要做到。即使他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说明】子夏说的是学习的本质问题,也是讲识人、择人的问题。学习的根本还是学做人,所以子夏说做人好的人,即便是没有读书也认为他学习了啊。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稳重就不会有威严,学的知识也不会牢固。学习要以忠信为主。世上没有完全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5、     【说明】现实生活中,我愈加感觉到人生命的厚重体现在对历史和生命整体的把握上,没有历史感的人,生命总是停留在平面的感觉上,就如白纸一样轻薄,有了历史感就有了厚重的感觉,所以我认为“重”可以当历史观来理解,厚重自然稳固。忠信是做人最基础的品质,没有这些品质,就难以厚重,难以稳固。这里的歧义在对“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的理解,我个人认为孔子思想中主张的学习,一个重要的看法就是向身边的人学习,向身边的人的长处看齐,所谓的见贤思齐,而不是单纯的理解向一个没有缺点的人看齐。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子夏说的这

6、句话了。      【译文】曾子说:“谨慎的对待养老送终的事情,追念祖先,会使社会的道德风俗变得淳厚。”      【说明】是讲对待生死和历史问题,强调的是过程对当下的影响。      【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问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已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子禽对自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地方,一定要打听当地的政事。是他主动的求得的还是别人主动地告诉他的?”自贡说:“老师凭借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来

7、得到这些的。老师求取他要知道的东西和别人的方法不一样吧!”      【说明】正如有人说的一句话,有些事情不该得的求也求不来,该得的不求也会来。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没有莫强求。强调的还是个人修养能否值得他人信赖的问题。      【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父亲活着的时候要看儿子的志向,父亲离开人世后看他儿子的行动。如果三年能不改变父亲在世时所立的规矩,这就是孝顺了。”      【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一是识人的问题,一

8、是持续发展问题,三是强调了“孝”的问题。不仅仅讲父子的关系,也暗含着集体社会的发展和执政者和继承者的关系问题。      【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先王治国,就以这样为美,大小事情都由此出发。有行不通的时候,单纯地为和谐而去和谐,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说明】说的是情与理的关系问题,处理事情要既合情又合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