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失落的“孔子”.docx

找回失落的“孔子”.docx

ID:57704669

大小:25.8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1

找回失落的“孔子”.docx_第1页
找回失落的“孔子”.docx_第2页
找回失落的“孔子”.docx_第3页
找回失落的“孔子”.docx_第4页
找回失落的“孔子”.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找回失落的“孔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找回失落的“孔子”  “哪一个像我?”(漫画)曹一从正讨论得热闹但尚未出炉的电视剧《孔子》,到春节前热映的国产电影大片《孔子》,再到不久前以孔子为主人公的越剧《大道行吟》,孔子这一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一时间成为当代文艺的热点人物。这一文艺创作现象,隐喻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旨意。为何孔子成为当下焦点——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5为何会掀起“孔子热”?这自然与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与思想史上的地位相关。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符号之一,影响最为深远。孔子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他努力要重建以西周为范本的政治与道德秩序,但不为时人所重,他在世时那些零零散散的签名,被记录下来成为《论语》。经

2、过汉儒的发扬,渐渐成为此后2000多年来中国建构社会核心价值的第一经典。这或许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孔子那些在当时很难为沉溺于杀伐攻战中的同代人接受与信奉的思想观念,却渐渐成为建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最重要的资源,这多少有些令人感慨。可以说,孔子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几乎无人能够相比,诚然这个民族也给予孔子本人以恰如其分的回报——他成为后人心目中的“圣人”,一个凡人所可能得到的荣誉,他差不多都得到了。不过,为何是在当代的文艺创作与文化消费中,孔子成为一时间的焦点人物?这离不开孔子思想与当下的契合。孔子独特的美学取向在中国艺术发展历程中非常重要,尤其是他所标举的温柔敦厚的美学观念。所谓“温柔敦厚”

3、,“温”指颜色温润,“柔”是情性柔和,是像玉石一样发出内敛的光泽的性情与品格;温柔敦厚的艺术,当然是“发乎情,止乎礼义”,当然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样的美学与艺术观,于当今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提倡,自是具有内在的契合。在这一背景下,戏剧界和影视界的创作者不约而同地想到并且关注这一题材,并进而充分体现了这个时代的价值取向:推崇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并让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现代化进程中。——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5如此说来,艺术地塑造孔子形象,通过文艺作品传播孔子思想中的积极部分,是文艺创作者自觉的选择。为何关于孔子鲜有佳作然而,如何在文艺作品中充分展现孔子的思想与精神境界呢?

4、且不说电影《孔子》成败如何,以往数十年、数百年间,据我有限的了解,鲜有佳作,却不乏对孔子形象与思想的扭曲之作。回想几十年前,林语堂曾经在话剧中塑造孔子,不过他有意选择的是“孔子见南子”这一细节,代表他那个时代对孔子的质疑与反叛。在孔子的故乡曲阜,一所师范学校因演绎这部剧作而掀起轩然大波,最终引致校长去职。——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5而当今社会中坚一代心目中的孔子,岂止是林语堂所处新文化运动时代“打倒孔家店”时的孔子。这一代人所接受的有关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是“批林批孔”,直到今天,对孔子那个轻蔑的称谓“孔老二”仍然流传甚广;他的形象折射在众人心中,似乎更多是他的落魄与仓皇,学者李零称他

5、为“丧家狗”。在他看来这样的称呼并没有什么贬义,然而细细推敲,假如不是因为近百年前的“打倒孔家店”以及30多年前的“批林批孔”运动,这传神的称谓并不像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所乐于和敢于使用的。如今,从影视到舞台剧,对孔子的塑造功过成败依旧是众人议论的话题,但这份关注毕竟开始扭转人们曾经用各种手法对孔子的丑化,毕竟开始渐渐洗却多少年来孔子被漫画化的污垢,积极地表现出孔子思想之于中华民族与人类的意义和价值。然而,正因许多有关孔子的负面的细节,仍顽固地存留在几代人的记忆中,要通过艺术化的形象,重塑孔子在国民心灵中的地位,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无论是在过往2000年的中国,还是今天世界各地的华人

6、文化圈,孔子的形象以及以此为重要载体的儒家思想,都是这个文化群体在精神诉求领域里的最大公约数。想到那个崇尚外来的斗争哲学的时代终于结束,温柔敦厚的孔子重新得到民众和艺术家们的尊敬,社会有重归理性的可能,中华文明在整个华人世界中的凝聚力,也因此得到强化——这一点从任何方面来审视,都是件令人欣慰的好事。——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5但是,如何让舞台银幕和荧屏上的孔子可亲、可敬、可爱,让孔子思想通过艺术的方式深入人心,唤起一个时代最广大的民众对这位先圣由衷的尊敬,决非易事。在我看来,现在这几部以孔子为主人公的影视与戏剧作品,离这一目标都还有相当的距离,后来者自然需要加倍的努力。与此同时,如

7、何丰富民间艺术对孔子的塑造,同样值得我们思考。据我所知,我国民间的说书讲史、评话戏曲,都少有作品以孔子为主人公。是因为他的地位太高,身份太特殊,以至于各位民间艺术家高山仰止?还是因为孔子的历史缺少传奇?似乎是,又似乎不是,比他更有身份地位的帝王将相贵胄公卿,从来就是戏剧和曲艺作品钟爱的人物。如何打破原有惯性,让孔子思想在城市的银幕荧屏上熠熠生辉,让孔子这一形象通过民间艺术走近民众,这都是当前“孔子热”所不能遮蔽的思考。——文章来源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