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doc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doc

ID:57719116

大小:5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5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doc_第1页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单元第2章探索生命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授课人:李红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能力目标:尝试使用显微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三、教学准备:课件、实验仪器、学案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章《周围的生物世界》,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藏着无限的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一些器具。那么如何探索我们周围的生物世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章第一

2、节《探索生命的器具》。二、新授:1、引导生阅读本节学习目标2、[提问]你知道一滴水中究竟有什么吗?你知道我们人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吗?我们所说的细菌是什么样子?要看到它们,必须借助放大倍数更多的观察用具—显微镜。3、[出示]早期的显微镜和观察到的细胞以及电子显微镜的图片。教师介绍罗伯特虎克及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而中学常用的显微镜主要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4、[出示]单筒式光学显微镜的图片。5、[自学]对照课本图2—2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图。6、学生自学后,请同学到讲台上演示,教师报到名称,学生指出相应部位。7、指导学生练习取镜,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8、[合作探究]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并完成

3、合作探究,教师走下讲台巡视、检查。(1)学生辨认显微镜上目镜和物镜上的放大倍数,说明与放大倍数的就是物像的放大倍数。(2)转动粗、细准焦螺旋,观察镜筒升降的情况。能大范围升降镜筒的是,能小范围升降镜筒的是。(3)观察反光镜,识别平面镜、凹面镜,外界光线强时用,光线弱时用。(4)观察遮光器上不同光圈。外界光线强时,用的光圈,光线较弱时用的光圈。9、[实验]显微镜的使用。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步骤:(1)选择和。选择镜头遵循先,后的顺序。(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从目镜可看到一白亮的视野。(3)。将字母“e”玻片放到载物台上观察。(4)观察。观察的时候先进行,后。

4、(5)、。实验结论: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e”是,说明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师提示](1)轻取、轻放。(2)不得用手触摸目镜、物镜和反光镜。(3)安装物镜切勿损坏螺纹。(4)压放玻片标本,注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5)观察时,镜筒先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后上升。(6)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7)先转动准粗焦螺旋,看到物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看到清晰物像。10、小结:各组实验情况(成功与失败)五、课堂检测(相信你、一定行!)1、把显微镜的相应功能与相应结构名称用线连起来。①安装目镜的地方a遮光器②调节光线强弱b反光镜③安装物镜的地方c镜筒④反射光线d转换器⑤小范围升降镜筒e粗

5、准焦螺旋⑥大范围升降镜筒f细准焦螺旋2.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有“5×”字样。物镜上标有“45×”字样。观察到的物体的实际放大倍数是()A.5倍B.45倍C.50倍D.225倍3.把刻有“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A.qB.pC.dD.b4.如果在载玻片上写“→”那么在显微镜下可看到()A.→B.↑C.←D.↓六、课后作业:配套练习七、板书设计:第二章探索生命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一、显微镜的结构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镜座7、粗准焦螺旋1、取镜和安放2、镜柱8、细准焦螺旋2、转动来对光3、镜壁9、遮光器3、放压标本片4、载物台10、反光镜4、调焦见

6、物像5、镜筒11、镜头5、结果要记录6、转换器6、复原后装箱三、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