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小地球仪.doc

制作小地球仪.doc

ID:57728068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2

制作小地球仪.doc_第1页
制作小地球仪.doc_第2页
制作小地球仪.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制作小地球仪.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制作小地球仪【活动目的】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使学生在制作小地球仪的过程中直观地认识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并掌握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在活动中使学生手脑并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活动实施过程】一.课堂讲授基本概念:1、地球仪地球仪是参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尺把地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绘制了两极、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2、地轴地轴是地球自转轴的简称,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稳定,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是假想的地球旋转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对的一点叫南极。二.带领学生用乒乓球制作

2、地球仪1、确定南北极用一根细线绕乒乓球接口处一周。将细线取下,找出这段绕乒乓球一周细线的中点,做出中点标志,再将其绕乒乓球一周,在乒乓球上标出细线的起点和中点,确定一点为北极点,标定90°N,则另一点为南极点,标定90°S。2、绘制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首先确定0°经线,用一根细线,连接南北两极,绕乒乓球一周,用笔沿细线画一个圆,确定其中一条经线为本初子午线,那么另一条就是180°经线,把度数写在乒乓球上经线旁。3、确定赤道并标定度数用一根细线连接两极点,并做好标记,将细线取下,找出细线的中点,做好中点标志而后再用细线连接两极点,把细线的中点出画

3、在乒乓球上。将细线的两端固定,移动细线,在乒乓球上画出每次移动后细线中点的痕迹,将这些中点痕迹用笔连起来就是赤道。4、绘制其他经线并标度数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把赤道分成了两等分,将这两等分再分别等分成6等分,这样每分之间相隔30°,标出等分点,连接每个等分点和两极点。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依次标出30°E、60°E、90°E、120°E……用同样的方法画出西经并标定度数。5、绘出其他纬线并标度数赤道把每条经线等分成南北两部分,把北半球的每条经线等分成三分,并标识其等分点。把赤道北侧的离赤道距离最近的所有标示点连接起来,标出30°N,用相同的方法画出60

4、°N纬线及30°S纬线和60°S纬线并标识它们。6、在南北极点上各钻一小孔。7、把铁丝弯成图中所示形状并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于垂线成23.5°角,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稍大一些。8、把乒乓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9、在倾斜铁丝两头,用胶布裹几圈,这样可以把乒乓球固定在倾斜铁丝中间,同时又可以自由转动。10、在小地球底部螺旋形铁丝处放一重物使小地球仪不会翻倒三.归纳总结纬线与纬度、经线和经度的知识:1.在地球仪上,与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从长度看,是最大的纬线圈,向逐渐缩短,最后形成一点。地球仪上除了外所有纬线都是圆。2.为了区别每一条,人们给其

5、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赤道是与的纬线,纬度为,自赤道向南北各分°,以北为纬,以南为纬。北极点和南极点分别记为和。3.在地球仪上,的线叫做经线。经线的形状为,所有经线的长度,经线指示。的两条经线(即经度相隔°)构成闭合经线圈。4.人们给经线标上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属于,以西的180°属于。国际上把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研究性实践1关于地球仪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大B装饰美观C认识地球的工具D指示方向2本初子午线是()A地球仪上的任意一条经线B东西经度的分

6、界线C地球仪上任意一条纬线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3有关经线和经度叙述正确的是()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每条经线长度都相等C自0度经线向东至180度经线是西经度D每条经线都是一个大圆圈4某地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则此地点是()A.西经20度和赤道的交点B.0度经线与赤道的交点C.东经160度和赤道的交点D.180度经线和赤道的交点5 有关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最低,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C不是纬线但指示东西方向D纬度最高的纬线圈6赤道以北的纬度标志正确的是()A.SB.NC.WD.E7 有关

7、纬度叙述正确的是 ( )A 纬度的最大值为90度B纬度的最大值是180度C 纬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小D纬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8某人从赤道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东北D出发点以东答案:1.C2.B3.A4.C5.A6.B7.A8.D四.课后每人交作品,小组长组成评比团,评出作品等级,记录为平时成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