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5.12地震发震机理的数值模拟.pdf

汶川5.12地震发震机理的数值模拟.pdf

ID:57732755

大小:442.6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5

汶川5.12地震发震机理的数值模拟.pdf_第1页
汶川5.12地震发震机理的数值模拟.pdf_第2页
汶川5.12地震发震机理的数值模拟.pdf_第3页
汶川5.12地震发震机理的数值模拟.pdf_第4页
汶川5.12地震发震机理的数值模拟.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汶川5.12地震发震机理的数值模拟.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l5卷第2期地质力学学报V01.15No.22009年6月JOURNALOFGEOMECHANICSJua.2009文章编号:1006.6616(2009)02—0105—09[编者按]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本刊发表一组有关汶川地震的论文,谨此纪念。这是我所广大科研人员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深情,一年来辛勤耕耘取得的部分科研成果。汶川强震给我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不少新的研究课题。由于每个强震都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只有不断深入地研究诸多强震的特点。才能深入理解强震发生机理及演化规律。就汶川地震而言,还

2、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做为大型综合性地学刊物,本刊欢迎各界提供这方面的稿件。汶川5.12地震发震机理的数值模拟王连捷,崔军文,周春景,孙东生,王薇,唐哲民,钱华山。(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3.北京超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5)摘要:将围岩看成弹性体,断层看成具有应变软化的弹塑性体,断层和围岩组成统一的地质介质系统。在给定的地应力、孔隙压力及边界位移的作用下,应力逐渐积累,当达到断层强度时,断层进入塑性状态,应变随之软化,应力突然下降,能量

3、突然释放,形成地震。根据这个原理,利用有限差分FLAC软件,对汶川5.12地震的机理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证实:汶川5.12地震是在青藏高原侧向挤压,四川盆地阻挡,使龙门山断裂带受到缓慢增加的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计算结果给出了应力降、能量释放量、断层错动量、地震同震位移、震前位移、地震复发周期等重要参数,结果与野外调查及其它资料给出的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关键词:汶川地震;龙门山断裂带;应变软化模型;地震非稳定模型中图分类号:P3l5.O1文献标识码:A0前言2008年5月12日在I~t)1l省龙门山断裂带发生了M。8.

4、0级强烈破坏性大地震。这是世界内陆地区罕见的逆冲型强烈地震。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严重,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破裂长度大。持续时间约100s,地震破裂由汶川映秀开始,沿龙门山断裂带向NE方向扩展,直到青川,破裂带长度约300km。震源机制比较复杂,且随着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在地震的开始阶段表现为逆冲为主,后来向收稿日期:2009-05-10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一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井中探测项目资助。作者简介:王连捷(1933.),男,研究员,从事地质灾害、地应力测量、应力场数值

5、分析及应用研究。E-nlail:wanglj01@sina.eom106地质力学学报2009NE方向逐渐转变为以走滑为主。汶川大地震引起了世界人民和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很多专家学者震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考察,对其孕育和发生机理进行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汶川地震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我们将从断层滑动软化的角度探讨汶川大地震的孕育发生机理。地震是断层的非稳定破坏过程,是断层和围岩介质组成的系统,在地应力作用下,应力达到断层的强度,断层软化而突然失稳滑动,储存在断层.围岩介质系统里的弹性能突然释放的结果n。因此,研究地震过程时,

6、只考虑断层本身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断层周围的岩石介质及其所处的地应力环境。我们将断层和围岩看成一个完整系统进行研究,将围岩看成弹性介质,断层看成具有软化特性的弹塑性介质,利用应变软化(位移软化)模型模拟汶川地震的发生。出D一一一一1断层的本构方程0oD一00断层单元或节理单元首先由Goodman等提出n9,Zienkiewicz等进行了发展。文卜∞在库仑屈服条件下,用增量理论进行了详细推导,建立了断层单元的本构方程,其O0k表达式如下:(1)(2)

7、j}:蛐rDv=一(3)()k,k

8、j}fdr1f1如{L如一{u};¨(

9、c,一)如J【uJ:式中:k,k为断层的切向和法向刚度;r,r,r,出,出,出;为沿断层面的剪应力和法向应力分量及增量;r=~/r+r2;,“,u,为断层面在,,,,z方向的位移间断量;/I为摩擦系数;CP和为内聚力和摩擦系数随塑性内变量的变化,表征介质的强化或软化特性;6为断层厚度。当考虑孔隙压力时,上式中的应力皆为有效应力。2断层非稳定滑动的能量准则断层和围岩组成的地质系统,在断层失稳滑动前的时刻,断层处在非稳定平衡状态,一个小的扰动,如远场位移,应力,孔隙压力等的扰动,系统的弹性应变能发生改变,变化的能量,除了驱动断

10、层滑动外,还能产生地震波的动能。下式表示断层非稳定滑动的能量准则:第2期王连捷等:汶川5.12地震发震机理的数值模拟107一△U>△层(4)当上式满足时,断层发生非稳定滑动。式中△是系统弹性应变能的变化,AE是系统的耗散能。即断层非稳定滑动时,系统弹性应变能的改变大于断层破坏滑动过程所需的能量,其中的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