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石笋指标量化研究进展.pdf

洞穴石笋指标量化研究进展.pdf

ID:57732969

大小:1.01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25

洞穴石笋指标量化研究进展.pdf_第1页
洞穴石笋指标量化研究进展.pdf_第2页
洞穴石笋指标量化研究进展.pdf_第3页
洞穴石笋指标量化研究进展.pdf_第4页
洞穴石笋指标量化研究进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洞穴石笋指标量化研究进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59卷地质论评GEOLOGICALREVIEWV。1-59N。-52013年9月。⋯、u。Sept.2013洞穴石笋指标量化研究进展刘殿兵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23内容提要:洞穴石笋因分布广、可精确测年、8”0信号可进行区域对比等优势逐渐成为重要的陆相地质载体。然而,由于量化研究不足,80气候环境意义解译尚处于经验化阶段,特别是亚洲季风区石笋80指标解释存在诸多争议。本文试通过总结已有石笋80、8”C、微量元素、年层厚度等指标量化研究成果,石笋生长机理模拟实验及相关技术方法,分析其

2、存在问题。结合其它地质材料量化方法,从现代器测资料校准、多指标开发、集成树轮材料等方面提出加强现代监测,促进机理研究,定量认识现代洞穴石笋年~季节尺度沉积旋回与洞穴环境关系,建立量化经验模型,以发挥石笋年代学优势,推动区域或全球对比。关键词:洞穴石笋;多指标研究;量化重建;经验模型近年来,随着众多高分辨率石笋氧同位素性(Vuilleeta1.,2005)。模拟和观测研究也显示,(80)序列在古环境研究中应用,洞穴石笋材料逐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并不受降雨量控制(Aggarwal渐成为国内、外古气候学界关注

3、热点。然而,由于其eta1.,2004;Schmidteta1.,2007),往往受控于区气候意义存在不同解释(Maher,2008;Clemenset域大气环流形势(Sturmeta1.,2007;谭明,2009,a1.,2010;Dayemeta1.,2010),制约了石笋氧同位2011)。早期研究认为,高纬地区降水同位素组成素记录区域对比及气候变化机制诊断。目前,无论受控于温度变化(Dansgaard,1964),而在低纬地将石笋60解释为“温度”(Bocheta1.,2009)、区,水汽传输掩

4、盖了温度效应(Rozanskieta1.,“降雨同位素组成”(WangYongjineta1.,2001;1993)。特别是受强夏季风控制区域,降水同位素YuanDaoxianeta1.,2004;ChengHaieta1.,2006,主要依赖雨量(JohnsonandIngram,2004),这或许2009)、“降雨量”(Fleitmanneta1.,2003a;Zhang是亚洲季风区石笋8180作为“雨量或季风强度”经Pingzhongeta1.,2008)或“季风强度”(Wang验解释的理论基础

5、。Yongjineta1.,2008),其大范围空间重现性很难得石笋其它指标,如年纹层厚度也可对区域温度到现代气象观测、数理模型研究等支持,反映石笋(TanMingeta1.,2003)、降雨水平(Proctoreta1.,8180量化研究的薄弱。一般来说,石笋6埔0对大气2000;PolyakandAsmersom,2001)具有指示作用。降水同位素组成具有继承性,而现代气象资料分析然而,Betancourt等(2002)对比发现美国西南部石发现(Dayemeta1.,2010),亚洲季风的年际和雨

6、季笋年层厚度指示的降水量变化(Polyakand降雨总量仅在约500km范围内呈现较高相关性,远Asmersom,2001)与当地树轮重建结果差异显著,由远小于不同洞穴之间的空间距离。但是,这些洞穴此质疑石笋纹层的“年沉积性质”及年层厚度与当石笋8180序列却吻合很好,从而质疑了石笋80地雨量响应关系。由此可见,石笋微层与气候之间作为“雨量变化指标”。Maher(2008)认为中国南量化响应关系尚需要大量的观测及模拟实验论证。方与印度季风区石笋记录变化一致,与中国其他区该报道引起Baker和Genty

7、(2003)强烈反应,并引发域降水记录存在显著差异,由此推断中国南方石笋关于石笋微层年代学和气候学的激烈讨论(Baker记录并不反映季风降水量变化,可能反映水汽来源,andGenty,2003;Betancourteta1.,2003;Asmersom因为水汽同位素组成比绝对降水量更具有区域一致andPolyak,2004)。因为石笋年层厚度与岩溶地化注: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17214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编号20113207120012)、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8、,南京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2011105XGQ01O2)的成果。收稿日期:2012-08—17;改回日期:2013-06-28;责任编辑:章雨旭。作者简介:刘殿兵,男,1972年生。讲师,主要从事洞穴古气候研究。电话:025—85891653;Email:ldb9921@njnu.edu.cn。地质论评循环过程密切相关,这些非气候过程可能导致石笋大年均温变化达11℃(从1℃上升到10℃),在适宜微层与树轮气候信号之间有显著差异。因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