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pdf

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pdf

ID:57733891

大小:1023.5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26

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pdf_第1页
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pdf_第2页
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pdf_第3页
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pdf_第4页
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删ILllll1)erz,UlvJ1页(Pages)249~258,2011,5(May,201I)大地构造与成矿学GeotectonicaetMetallogenia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张万良,余西垂(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县330200)摘要:成矿综合模式由成矿模式和成矿后的变化改造因素构成。江西相山矿田是我国目前品位较高、矿量丰富的火山一侵人杂岩中的热液脉型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根据相山矿田铀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探讨了成矿作用机制和成矿后的隆升剥露,建立了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此模式表明,矿田东南部的铀矿

2、遭受了强烈剥蚀,矿田西北部是找矿预测的靶区。关键词:成矿综合模式;找矿预测;相山矿田中图分类号:P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552(2011)02—0249—10笔者认为,成矿模式与成矿综合模式具有不同矿田的成矿综合模式。的概念和应用。成矿模式(metallogenicmode1)是矿床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对矿床形成机理和过程所1矿田地质概况进行的模拟和假设,其意义在于对矿床形成作用有江西相山铀矿田受相山火山一侵人杂岩控制,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梁新权和温淑女,2009),可产于EW向、NE向等多组基底构造的复合部位,杂以不涉及到矿床形成后的变化和

3、改造。而成矿综合岩体平面形态呈椭圆形,东西长约26km,南北宽模式(integratedmetallogenicmode1)则是在成矿模式16kin,面积约316kin(图1)。杂岩体由晚侏罗世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成矿后的变化改造因素分析,而早白垩世酸性火山碎屑岩夹沉积岩、酸性熔岩及中建立的矿床形成及形成后变化全过程的模拟和假酸性浅成一超浅成侵入岩组成,岩浆活动从喷发开设,对矿产勘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始、火山侵出为主、浅成一超浅成岩浆侵入而结束相山矿田在过去的矿床学研究中,多侧重于矿(张万良,2005)。床的形成过程或成矿模式的研究,如陈肇博(1985)浅成~

4、超浅成侵入体(主要是花岗斑岩或斑状提出的双混合成因模式;邵飞等(2008)建立的铀成花岗岩和流纹英安斑岩)形态各异,花岗斑岩岩体矿模式强调了火山岩成岩过程是成矿物质的富集过露头规模在南部较大,呈岩株状,矿物粒度较粗,也程,火山岩浆期后成矿热液系统演化孕育了相山火有斑状花岗岩之称;由东部到北部,露头渐小,呈岩山盆地50Ma的成矿过程,流体降温、浓缩、混合等墙、岩脉状;至西部,露头少而小,为分散的岩滴状。成矿机制的耦合,促使了铀沉淀、成矿。对于相山矿流纹英安斑岩主要分布在西或西北部(张万良和李田的形成后的变化改造以及成矿综合模式研究则鲜子颖,2007;何观生等,20

5、09)。这种斑岩体分布特征有涉及。笔者通过收集资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与相山地区的铀矿床主要分布在北或西北部的事实础上,通过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成矿作用可能有内在的成因联系。以及矿床形成后的变化改造因素分析,建立了相山矿田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NE向、NNW向、收稿13期:2010-02-02;改回日期:2010-04-30项目资助: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相山、大洲地区火山岩型铀成矿系列、勘查模式及找矿预测研究”生产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5)资助。第一作者简介:张万良(1962一),男,博士,研究员,地质学专业,主要从事遥感及GIS在铀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6、Emial:ZWL270@163.eolfl第2期张万良等: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25l柱状。3成矿条件分析矿脉与矿脉之间平行排列,也常见侧列,如剖面上斜列、垂深上侧伏现象(王灿林,1980①)。单条3.1区域背景条件矿脉规模一般都较小,通常长20~50m,宽度与长度相山铀矿田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结合带相近,厚度一般1ITI左右,呈薄板状,由1~2条或3附近,是北东向赣杭火山岩铀成矿带与北北东向大—4条平行矿化裂隙所控制,平行矿化裂隙间距一王山一于山花岗岩型铀成矿带的交汇叠加部位。区般30em左右,裂隙间距较大时,单裂隙控制的矿脉域上近EW向基底深断裂、

7、北东向遂川深断裂、北北经常因厚度太薄而不能构成工业矿体,但当裂隙密东向宜黄一安远深断裂交接复合,在中生代发生了集发育构成裂隙带或破碎带时,则可控制富大矿体,大规模的中一酸性火山喷发和岩浆浅成侵入活动,如邹家山矿床4号带C一502号矿体。近年在邹家山形成了相山火山一侵入杂岩体。矿床深部发现的缓产状富大矿体也是受裂隙密集带紧随这期火山侵入活动之后,区域上发生了明控制的。显白垩纪一古近纪的伸展减薄活动,除形成一系列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矿体规模较大,如赋存在NE—NNE向的断陷盆地外,并引发了大规模的铀成邹石断裂带中的邹家山矿床3号带内的C2—302号矿作用,相山铀矿田即

8、是在这样一种区域背景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