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新新贸易理论_的思想脉络及其发展.pdf

_新新贸易理论_的思想脉络及其发展.pdf

ID:57746523

大小:366.6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7

_新新贸易理论_的思想脉络及其发展.pdf_第1页
_新新贸易理论_的思想脉络及其发展.pdf_第2页
_新新贸易理论_的思想脉络及其发展.pdf_第3页
_新新贸易理论_的思想脉络及其发展.pdf_第4页
_新新贸易理论_的思想脉络及其发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_新新贸易理论_的思想脉络及其发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财经科学62010/2总263期学术时空41x/新新贸易理论0的思想脉络及其发展12邓翔路征[内容摘要]新新贸易理论将企业异质性成功的引入到国际贸易模型中,从微观层面解释了贸易的发生及影响,从而开拓了国际贸易研究的新领域。新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好的企业做国际贸易,而较次的企业做国内贸易这一现象,该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可以提高产业生产率水平和社会福利,所以在政策上应该促进自由贸易而不是贸易保护。[关键词]新新贸易理论;异质性企业;自由贸易[1][2](950-959)自从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Helpman&Krugman,1985)提出新

2、贸易理论以来,在近20年中,国际贸易理论的前沿进展甚少,而这一局面在2003年终于被打破,哈佛大学梅里兹(Melitz)根据对国际贸易的现实观察,提出了[3](1695-1725)/异质企业贸易模型0(梅里兹,2003),形成了以企业层面研究国际贸易的新理论,这一理论也被国际经济学界称为/新新贸易理论0(/NewNew0[4]TradeThoery)(Baldwin&Nicoud,2004)。一、贸易理论的局限和新新贸易理论的产生古典贸易、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的视角是从国家和产业层面上来解释贸易的发生,贸易结构,以及贸易对社会福利的

3、增进和影响。以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在方法和理论假定上有新的突破,放弃了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报酬递减的假设,引入了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的条件,从而解释了二战x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3078)/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的动因及其对生产率变动的影响0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0(2007)资助。作者简介:邓翔(1963)),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65),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路征(1982)),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65),博士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分析、区

4、域经济。42学术时空5财经科学62010/2总263期之后日益增加的产业内贸易的现象,从而将贸易理论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但当代贸易理论的主要局限是,其分析视角是从国家或产业层面入手的,其模型中的企业是同质的、无差异的,无法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更为微观层面上的许多现象,比如,我们观察到的,为什么同一产业内为什么有的企业从事出口,而其他企业却仅仅涉足于国内市场等问题。现实中,企业有差异的,无论是从规模大小、组织结构、产品质量、员工技能以及生产率等,都发现行业内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一特征被称之为企业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同时

5、,贸易对资源在不同企业间的配置和行业的生产率的变动会产生重要影响,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伯纳德和詹森(Bernard[5](1-25)&Jensen,1995,1999)研究了美国出口企业的情况,伯纳德和瓦格纳[6](134-157)(Bernard&Wagner,1996)研究了德国企业,伊顿、科图穆和克拉马兹[7](Eaton,Kortum&Kramarz2004)对法国企业进行了分析,克莱里德斯,拉赫和[8](903-947)泰鲍特(Clerides,Lach&Tybout,1998)研究了哥伦比亚、墨西哥和摩[9](65-90)洛

6、哥三国的出口企业,以及Aw等(Awetal,2000)研究的中国台湾出口企业,这些研究都表明,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从事国际业务,出口企业较非出口企业表现出更高的生产率,更大的规模等特征,企业异质性与产业内贸易存在必然的关系。因此,传统贸易理论中同质企业的假定并不符合现实,需要放弃企业同质性的假定,从而解释现实中的企业差异化,以及解释贸易对企业的影响等问题,特别是回答为什么生产率高,优质的企业做国际贸易,而生产率较低、实力较弱的企业做国内市场这一问题。二、新新贸易理论的逻辑思路[3]梅里兹(2003)首次将企业生产率的差异内生到垄断竞争模型中,

7、从而开启了贸易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梅里兹通过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基于异质企业的贸易模型(也被称为梅里兹模型),它运用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动态产业分析方法扩展了克鲁格曼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从而成功将企业生产率内生到模型中,将贸易理论研究对象扩展到企业层面,形成了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新新贸易理论沿用了新贸易理论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假定,但放松了同质企业的假定,在最初的异质企业模型中,还假定了对称性国家,单一要素投入,但在最新的研究成果中,这些假定被逐渐放松。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逻辑思路为:由于企业异质性的存在,贸易会导致

8、市场份额在产业内企业间的重新配置,市场份额向高生产率企业靠近,而那些最低生产率的企业被迫退出,从而提高了行业生产率水平,这一效应在封闭经济中是无法实现的。(一)基本框架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