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供血方式.doc

垂体供血方式.doc

ID:57749529

大小:11.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9-02

垂体供血方式.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垂体供血方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垂体血供丰富,本身无血脑屏障,属于少血供肿瘤。垂体冠状位动态增强扫描强化顺序依次为海绵窦、垂体柄、腺垂体。垂体微腺瘤MRI异常信号是肿瘤的直接表现,但常受外界因素影响(如匀场、周围组织信号、血管搏动等)效果不佳;动态增强扫描一般在3min之内完成,利用正常垂体与微腺瘤增强的特性,注射造影剂后立即扫描,会发现无明显强化的微腺瘤本身(直接图像),垂体微腺瘤强化峰值为90~200s,通常是正常垂体本身最显著强化之后出现[2]。因此微腺瘤在动态增强早期显示效果最佳,信号低于正常垂体。根据本组92例扫描数据

2、分析发现,在动态增强扫描58~78s时病灶的检出效果最佳,与文献报道不同[3],这可能与造影及注射速率及微腺瘤类型不同有关。本组92例,平扫为低信号或稍低信号病灶,动态扫描全部低信号,与邻近组织分界更为清晰,部分患者动脉增强早期即出现明显强化,后逐渐强化,延迟扫描为等信号,这可以解释有些患者在MRI平扫时称等信号的原因。本组92例对比发现,平扫、动态增强、常规增强延迟扫描各组间病灶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动态增强的检出率最高;常规增强延迟扫描显示病灶不及动态增强扫描敏感是因为病灶本身

3、的强化程度增高而与周围组织的对比降低,但能更好的显示组织关系,因此在有临床表现时,除了做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还应行动态MRI检查,并做常规延迟,以了解病灶本身及其垂体全貌与双侧海绵窦的关系,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垂体的血供比较复杂。上下垂体动脉首先通过垂体漏斗部下降到达垂体前叶形成垂体门脉系统[8]。正常垂体前叶通过垂体门脉系统,由上下垂体动脉来间接供给其血液。垂体后叶的血液供应直接来源于颈内动脉的分支。因此,动态增强时,最早期是后叶及漏斗部强化,垂体前叶由于是通   过垂体门脉系统间接供血的,

4、所以在动态增强时比后叶强化慢。垂体周边部的强化更晚于上述部位。垂体微腺瘤的血供也有不同。一般认为是由垂体门脉系统供血,大概由于肿瘤内的血流缓慢的缘故[7],微腺瘤增强的高峰比正常垂体要慢,表现为低信号。但有证据表明少数垂体微腺瘤由颈内动脉直接供血,所以在动态增强早期强化,表现为高信号[1,3]。因此,在动态增强早期的MR影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是最有效的。为了更好地显示垂体微腺瘤,造影时间一般要在2分钟以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