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造粒方法.doc

基本的造粒方法.doc

ID:57751256

大小:5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2

基本的造粒方法.doc_第1页
基本的造粒方法.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基本的造粒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本的造粒方法  一般采用以下几种造粒方法   (1)团聚式造粒 它是在转动、振动、搅拌等作用下,使处于运动中的湿润粉体发生凝聚。或利用流化床使干燥粉粒体通过供给喷淋液(黏结剂)而获得凝聚力,从而成长为适当颗粒的方法。   (2)挤出式造粒 它足采用挤出、滚筒挤压或压制等机械加工,将干燥粉体或含粘结剂的湿润粉体制成圆柱形、球形或片形的方法。   (3)破碎式造粒 它是将块状材料粉碎成大小适度的粒料。   (4)熔融式造粒 它是将熔融液体冷却硬化进行造粒的方法。   (5)喷雾造粒   它是将液体中的固彤物浓缩后直接成粒的方法。   (6)液相中晶析造粒法  它是

2、使物料在液相中析出结晶的同时,借液体架桥剂和搅拌作用聚结成球形颗粒的方法。此技术在制药工业中应用较为广泛。因为颗粒的形状为球状,所以也叫球形晶析造粒法,简称球晶造粒法。球晶造粒物是纯物料结晶聚结在一起成型的球形颗粒,其流动性、充填性、压缩成型性好。近年来,该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功能性微丸、微球的制备。即在球晶造粒过程加入高分子共聚沉淀,制备了缓释、速释、肠溶、胃溶性微丸,漂浮性中空微丸,生物可降解性微囊等。最近又成功地应用缓释微丸的制备中。   球晶造粒技术原则上需要三种基本溶剂,即:使物料溶解的良溶剂、使物料析出结晶的不良溶剂和使物料结晶聚结的液体架桥剂。液体架桥

3、剂在溶剂系统巾以游离状态存在,不混溶于不良溶剂中,并优先润湿析出的结晶使之聚结成粒。因此,溶剂系统的选择是球晶造粒成败的关键。常用制备方法是将液体架桥剂与物料同时加入良溶剂中溶解,然后在搅拌下再加入不良溶剂中(图1-30),良溶剂证即扩散于不良溶剂中而使物料析出微细结晶.同时在液体架桥的作用下,将物料结晶聚结成粒,并在搅拌的剪切作用下使颗粒变成球状。液体架桥剂的加入方法也可根据需要或加至不良溶剂中,或析出结晶后再加入。   球晶造粒机理大体有两种,如图1-31所示。一种是将物料溶液在搅拌下加至不良溶剂中时,先析出结晶,然后在架桥剂的作用下聚结成球形颗粒。另一种是

4、将物料溶液在搅拌下加入不良溶剂中时,先形成亚稳态的乳滴,然后逐渐固化成球形颗粒。通常将前者称为湿式球晶造粒法,将后者称为乳化溶剂扩散法。两种造粒机理的产生主要与液体架桥剂的加入方式及物料的性质有关。如将液体架桥剂加入不良溶剂中时,主要表现为湿式球晶造粒法;如将液体架桥剂加入物料的良溶剂中,进行造粒时,主要表现为乳化溶剂扩散法。此时先形成乳滴是因为物料与良溶剂及液体架桥剂的亲和力较强,良溶剂来不及扩散到不良溶剂中的结果。随着乳滴中的良溶剂不断扩散到不良溶剂中,乳滴内的物料不断析出,被残留的液体架桥剂架桥而形成球形颗粒。乳化剂扩散法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颗粒的粒子设计上。

5、   球晶造粒技术的特点是:   ①在一个过程中同时进行结晶、聚结、球形化过程,结晶粒子(一级粒子)与球形粒子(二级粒子)的大小,可通过改变溶剂系统、搅拌速度及温度等条件来调节;   ②制备的球形颗粒具有很好流动性,接近于自由流动粉体的性质;   ③利用物料与高分子的共沉淀法,可制备功能性球形颗粒,重现性好,可应用于目前热门研究的微米或纳米级别的物料载体的研究,最大的弱点是使用有机溶剂,但可以选择无毒溶剂。   球晶造粒技术的发展前景:   ①如能在合成的最后一步重结晶过程中利用诙技术直接获得适合制剂的颗粒,不仅节省各种辅料,而且省工、省能,将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6、和社会效益。  ②近20年来探索的制备各种功能性颗粒的成功经验,将为功能性微球制剂的制备开辟新的途径。  三门峡富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颗粒机、木屑颗粒机、秸秆颗粒机、秸秆压块机等生物质成型设备,我们时刻欢迎各大客户来我们厂参观考察。·上一篇:典型造粒方法比较与固体物料各种造粒设备的使用性能·下一篇:颗粒机造粒物料的干燥与造粒操作基本原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