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题_典藏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_典藏版

ID:5775283

大小:7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4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_典藏版_第1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_典藏版_第2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_典藏版_第3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_典藏版_第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_典藏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_典藏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根据叶立国/江宏春讲义修改——by岛城芝麻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公认的观点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本质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及其它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学术问题;自然辩证法主要包含自然观、自然科学论、科学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其中的两对矛盾: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科学实践和科学认识的矛盾贯穿于自然辩证法始终。二、简述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以及重大成就?(1)、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初英·海森堡、爱因斯坦明确界定了科学的对象,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可以通过实验

2、来证实的。(2)、证伪主义:波普尔强调思维创新、反向思维;指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P1-TT-EE-P2;(3)、历史主义:英·Kuhn库恩于198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前科学-范式-反常-危机-革命-新模式。三、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内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共分六个部分:1、自然辩证法的《导言》论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阐述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19世纪以来重大的历史发现和科学发现,在形而上学身上打开了一个个缺口,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自然科学与哲学:主要论文《〈反杜林论〉旧序》、《神灵

3、世界中的自然科学》论述了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关系。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者掌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能在研究过程中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排除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干扰,加快研究进程。3、《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重点强调辩证法是客观的,主要由三大规律和五对基本范畴构成。4、运动的基本形式:主要论文:《运动的基本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指出科学分类是以物质的运动形式为依据的。5、各种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主要论文:《运动的度量-----功》、《潮汐与摩擦》论述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问题。6、劳动创造了人:主要论

4、文《劳动在从猿向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论述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架起了桥梁,实现了自然唯物主义向社会唯物主义的转化过程。第二章古代自然观和方法论一、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古代自然观是由三个部分构成:探讨世界本源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1、元素论。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赫拉克利特的“活火说”,中国的“八卦”、“五行”学说,认为某些具体的要素组成了世界万物,并且这些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2、原子论。包括留基伯-德谟克利特(L-D)原子说,伊壁鸠鲁的原子说,卢克莱修的原

5、子论-《物性论》。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微粒构成的,并且用原子的重量、吸引和排斥这对矛盾以及其他力学原因,解释了事物的形成和消失。3、宇宙论。对天体的形状和状态进行了描述及勾画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概念。这些古代的自然观都摆脱了上帝或神灵创造世界的束缚,开始从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东西寻找世界的本原。这些思想说明其是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根据叶立国/江宏春讲义修改——by岛城芝麻二、简述中国古代“八卦”、“五行”学说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思想。1、中国的“八卦”学说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分乾、坤、震、坎、离、兑八种,分别对应天、地、雷、                            

6、                             风、水、火、山、泽。选取八种自然物作为构成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由这八种要素构成的,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又将这八种要素分为两个层次,乾、坤为阴、阳,其余的六种是由阴阳交互生成的。由这八种要素相互作用,生成万物;即阴阳对立,但阴阳以不同比例结合以可形成其它事物,矛盾存在其中。通过阴、阳的相互交互来解释事物的产生、发展及消亡,这是辩证法的思想。2、中国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构成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这五种物质作为构成万物的元素,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提出

7、“五行”相生相克和无常胜,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排斥,相生对应着统一关系,相克对应着对立关系,这是辩证法的思想。三、试比较L---D原子论与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异同。(论述)相同点:(1)它们都提出了“原子”和“虚空”的概念,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原子在虚空中存在运动着;      (2)认为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物粒子,数量无限,原子之间存在着大小、形状、位置和顺序的差异。     (3)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