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论文

中国电动汽车论文

ID:5775355

大小:49.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2-24

中国电动汽车论文_第1页
中国电动汽车论文_第2页
中国电动汽车论文_第3页
中国电动汽车论文_第4页
中国电动汽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电动汽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电动汽车论文0前言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三大类。电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很少甚至没有排放污染,噪声低,热辐射小;可以应用多种能源,能够节省甚至不需要汽油和柴油,从而改变汽车对石油的依赖;毫无疑问,电动汽车是一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工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美国爆发的金融风暴已经演变成了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开始对世界实体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世界汽车工业打击巨大,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已经濒临破产的边沿;德国奔驰和大众汽车公司的股价跌去近一半;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次出现巨额亏损;中国的汽车产

2、销量也出现大幅度下跌。现在,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例如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和资金扶持计划来帮助汽车产业度过难关。我国也下调油价、取消养路费、实施燃油税改革,特别是今年1月份发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通过这些措施来提振消费者的信心,加快结构调整和提升自主开发能力,帮助我国的汽车工业走出困境。这些支持政策和资金扶持计划都把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作为支持和扶持的重点,把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作为今后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我国新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要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

3、牌”。最近,国家科技部联合其他部委出台了《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北京等十三个城市开展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工作,根据电动汽车的车型、节油率和最大电功率比来补助,最高补助额:混合动力汽车达到5万元/辆,纯电动汽车达到6万元/辆,燃料电池汽车达到25万元/辆,支持力度巨大,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国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工作。一、电动汽车的特点1.1纯电动汽车是指从车载储能装置(车载动力电池、超级电容、飞轮电池等)获得电力,以电机驱动,但同时又满足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各项要求,不并获准在正规道路上行

4、驶的车辆。由于纯电动汽车完全由电能驱动,能源来源广泛,可以不依赖石油,同时没有任何的排放,是一种绿色的交通工具。现在最主要的技术问题是:蓄电池的体积大、质量重和比能量低,使得运行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续驶里程短和降低了整车的动力性能;再就是电池的充电时间较长,使得整车的机动性能差。纯电动汽车最主要的技术瓶颈是动力电池,而电机及控制系统等其它技术基本成熟。最近几年,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出现,其安全性和性价比与其它锂电池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将来的一段时间内,搭在磷酸铁锂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将会成为主流。技术发展趋势是在提高动力电池的比能量和比

5、功率的同时,提高动力电池的寿命和缩短电池的充电时间。1.2混合动力汽车是介于内燃机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之间的一种车型。它是一种内燃机汽车向纯电动汽车“过渡”型的车辆,同时也是一种“独立”型车辆。它将发动机、电动机、能量储存装置(蓄电池、超级电容等)组合在一起,通过系统良好的匹配和优化控制,可以显著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排放。较之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具有如下的优点:整备质量小;汽车的续驶里程和动力性可达到内燃机汽车的水平;保证驾乘舒适性。较之内燃机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则具有如下的优点:可使原动机在最佳的工况区域稳定运行,从而降低排放和油

6、耗;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居民区等地可用纯电动方式驱动车辆,实现零排放;可以回收汽车减速和制动时的能量,进一步提高燃油经济性。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所能达到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指标使其成为缓解汽车需求与环境污染及石油短缺日益矛盾尖锐的最现实的技术途径。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以丰田Prius为代表的一批混联式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本田Insight为代表的并联式轻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推出,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前景一片光明。然而,其中动力电池组的寿命仍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也是影响其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图一1.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

7、V)是一种节能、无污染、环保型的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采用燃料电池作为电源,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体构造和蓄电池电动汽车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驱动车辆的电能大部分来自于车载的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的发电原理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不经燃烧而直接转变为电能,实际上是一个电解水的逆过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未来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的最佳方案之一。燃料电池以其燃料来源广泛、无污染、噪声低、能量转化效率高等优点。尽管目前还存在很多需要克服的技术障碍,但被认为是新一代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远期解决方案。二、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2007年的年末发生的两件事

8、充分表现了世界对环保危机和能源可持续性威胁的认识高度,将对世界汽车工业产生深远的影响:2007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通过了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EISA),布什总统签署正式生效。EISA有二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