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 优秀教学设计 教案.doc

孔乙己 优秀教学设计 教案.doc

ID:57755027

大小:1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2

孔乙己  优秀教学设计 教案.doc_第1页
孔乙己  优秀教学设计 教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孔乙己 优秀教学设计 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乙己第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学生回答教师提示),鲁迅一生写了33篇小说,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也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日本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又遭到冷酷现实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呢?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孔乙己》。二、时代背景介绍(略)三、导读  1.检查预习,正字注音。  2.请一位同学有表情的朗读课文前三段,要求其他

2、同学思考下列问题:作品叙述和描写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社会风情的?  3.请学生回答思考题,教师引导和评价。要点提示:(1)开头三段先说酒店的大概情况,写出孔乙己生活在怎样一个社会环境。(2)作者描写社会风情的有三处:把“短衣帮”与“穿长衫”的喝酒形象作对比,突出了贫富悬殊、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从“我”的职务的变换,可以窥探掌柜冷酷势利的一面。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什么好声气:冷酷的酒店氛围,以小见大,更见世态的炎凉。  4.提问:前三段的描写与叙述,对于孔乙己的出场有何作用?  揭示了孔乙

3、己不幸的社会根源。(自由回答)  5.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小说的三要素,并附带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学生集体朗读前三段,强化对孔乙己所生活的环境的认识和理解。7.布置课外作业。(略)第二课时一、导读  1.先找一位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朗读课文第4~8段,其他的同学认真分析孔乙己的性格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提示:(1)要求学生回忆表现人物性格的常用的方法(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然后确定这几段所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集体回答)。(2)师生共同分析这几种描写方法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要学生在第4段中找出

4、能概括孔乙己特殊身份的一句话,并着手分析其性格特征。  找出肖像描写的语句进行分析。  找出有关孔乙己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进行分析。  提问:孔乙己教“我”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这些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地?  2.教师讲述、提问:课文几次写到笑,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其中有些人是以哄笑取乐的。想一想,为什么那些人对一个不幸者没有同情,没有帮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乐?以哄笑声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这个问题难度较大,可用“双体互促”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  3.体会“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句话在

5、课文中反复出现的效果。  4.分析第7段中“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们说话”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孔乙己为什么不能与“他们”谈天,孔乙己与孩子们说话,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境?  提示:这一句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第7、8段写了孔乙己和孩子们说笑,更足以表现孔乙己境遇的凄凉和心灵的孤寂。  5.分析孔乙己将要弄到讨饭的原因,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的毒害。  (1)首先要学生在书本上找出答案。  (2)教师再作深层次的分析,使学生深刻意识到科举制度的罪行。  6.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6、,努力体会作者的悲剧色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二、布置作业 1.预习课文9~13段,进一步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和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2.完成理解与分析第三题。  第三课时一、导读  1.请一位基础较好的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第9段至结尾,注意语调的变化、情感的变化,其他同学要认真体会“悲凉”的气氛。  2.第9段只有一句话,“孔乙己这样地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其含义有哪些?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补充。  3.

7、“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比一天凉”这里的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提示:注意回忆第一课时讲述的环境在小说中的作用,注意分析秋景的特点,然后再联系孔乙己的命运进行分析  4.“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采用小组竞争的形式,自由发言)  5.分析课文第11段。  (1)全班齐读一段。  (2)读毕思考并完成下列练习。①文段中有一处自然环境描写,把环境描写的句子找出来,并说说描写的作用。②文段再次描写了孔乙己的肖像,与他第一

8、次出场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表现了什么?③掌柜仍然同平时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品位加点的“仍然”这个词语,想想它刻画了掌柜怎样的性格。  6.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我”——12岁的上伙计的口吻来写有什么好处?  请一位程度中等的学生回答,提示:可从选材、组材、表达中心的作用去考虑7.请一位同学全面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和文章揭示的深刻主题。先请一位程度稍差的学生分析,教师指出其分析的片面性,后找一位基础较好的同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