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精品案例库 明代书法赏析.doc

中国美术史精品案例库 明代书法赏析.doc

ID:57762364

大小:2.44 M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中国美术史精品案例库 明代书法赏析.doc_第1页
中国美术史精品案例库 明代书法赏析.doc_第2页
中国美术史精品案例库 明代书法赏析.doc_第3页
中国美术史精品案例库 明代书法赏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美术史精品案例库 明代书法赏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明代书法赏析明代书法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明初书法,先承元朝而下,基本继承的是元代的典型书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国势承平,复以文章翰墨粉饰治具,培养了一批御用书家,遂使台阁书风 兴起。 明中叶,江浙一代经济逐渐发展,文化也因之而起,成为书法的核心地区。一些文人淡于仕进,优游文艺,逐渐成为具有一定职业化特征的书画家,以出 售书画为生。这使其创作目的、风格追求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变化, “ 文人化 ” 的清雅气息逐渐有所减弱,而好异尚奇之风逐渐兴起。 晚明时期,国家内部的政治、文化斗争日趋尖锐,从心学中衍生的个性解放思想蓬勃发展,而外来的军事压力也渐渐增大,这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心理, 

2、并进一步影响了文艺活动。书法领域因之也出现了一次重大的变革,狂放书风成为书法发展的主流。 1 、明朝初期书法 ——“ 三宋二沈 ”  :   三宋指宋克、宋璲、宋广。 二沈指沈度、沈粲兄弟。 宋克 (1327 ~ 1387) , 字仲温,号南宫生,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擅长楷、行、草和章草诸体,出自魏、晋,深得锺繇、王羲之之法,笔精墨妙,风度翩翩。除楷、行书外,尤以章草著名,体势开张趋长,笔画也非常瘦劲挺拔,一洗古章草的旧貌,形成矫健秀丽的风格,其代表作品有《 急就章 》。  沈度( 1357 一 1434 ),字民则,号自乐。华亭(属今上海淞江)人,善写各体,其书婉丽飘逸,雍容矩度, 

3、董其昌对二沈颇推崇,称 “ 文 (徵明 ) 、祝 ( 允明 ) 二家,一时之标,然欲突过二沈,未能也。 ” 《 敬斋箴册 》为沈度的小楷作品,属典型的 “ 馆阁体 ” 作品。   其笔力劲道,气格超迈,通篇结字匀停,行列齐整,形貌丰润淳和,端雅雍容。《敬斋箴册》代 表馆阁体最高水准 。 2 、明朝中期书法 —— 吴门书派的书家群体:明代中期,江苏苏州一代出现了一批前后传承的书家,形成了相当突出的特色,代表书家是 “ 吴门四家 ” ,即 祝允明、文徵明、王宠、陈淳 。  祝允明 (1460-1526) 字希哲,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代表作《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归田赋》等。

4、 《 归田赋 》 应该是祝允明尝试着将宋、元意趣融入晋、唐法度时期的作品。因此,可视为祝允明中年时期的书法精品。 文征明( 1470 一 1559 年)初名壁,一字征仲,号衡山,江苏长洲(苏州)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 文征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 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股王阁序》、《赤壁赋》、《渔父辞》、《离骚》、《北山移文》等。文征明书屈原《 离骚 》。行书纸本, 86 岁作品。此卷-气呵成,精妙清新,流畅之至,毫无疲倦之意,令人赞叹。 王宠 (1494--1533) 字履吉,号雅宜山人,吴县 ( 今属江苏苏州 ) 人

5、。 《送陈子龄会试诗》,行书,纸本,册页,此诗书法极尽涩拙之态,每一笔画均似在牵掣中运行,绝无流动率意之痕,结构亦不求平整,似散漫不经,按王宠楷书的风格变化,当为其晚年所书。 王宠追求的是一种疏宕雅拙的韵味,以韵写拙,而又 “ 拙中见秀 ” 、 “ 拙中见雅 ” 。 陈淳( 1483 —— 1544 ,初名淳,字道复,自号白阳山人。长洲(今苏州)人。书法以行草书成就最高,是晚明狂草大家。早期小字行草风格接近于文徵明,用笔精细;后期一变为率意纵横,草书的抒情性得到极大的发挥。 《 白阳山诗 》帖,圆润清媚,率意纵笔,稳健老成,是陈淳晚年之作。  3 、明朝晚期书法 —— 董其昌和晚明豪放派新书风

6、 董其昌( 1555-1636 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董其昌出身贫寒之家,但在仕途上春风得意,青云直上。 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 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 传世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白居易琵琶行》《三世诰命》《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倪宽赞》《前后赤壁赋册》等。 《洛春谣》仿米芾“ 洛春謠 ” ,行书无年款,水墨紙本手卷,纵 41 厘米, 宽 4

7、61 厘米。他透过线条的抑扬頓挫及墨色的浓淡深浅,营造出一种极富变化的韵律动感。 王铎( 1592-1652 )字觉斯,号嵩樵, 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 “ 南董北王 ” 之称, 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