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弘正心理”唤醒“雅正自我”.doc

践行“弘正心理”唤醒“雅正自我”.doc

ID:57764977

大小:17.9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6

践行“弘正心理”唤醒“雅正自我”.doc_第1页
践行“弘正心理”唤醒“雅正自我”.doc_第2页
践行“弘正心理”唤醒“雅正自我”.doc_第3页
践行“弘正心理”唤醒“雅正自我”.doc_第4页
践行“弘正心理”唤醒“雅正自我”.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践行“弘正心理”唤醒“雅正自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践行“弘正心理”唤醒“雅正自我”  湖州市第十二中学建于1901年,其前身是湖郡女中和东吴大学吴兴附属中学,两校的历史凝练为“雅”“正”两字。1952年,两校合并,“雅”“正”成为学校文化的源头。在“心雅正,品自芳”的育人理念指引下,学校确立了“正身至和,励行尚雅”的总目标,以“雅正文化”正魂、“弘正心理”正心、“善道德育”正德、“三道教学”正能四个层面进行系统化培育,形成环环相扣的教育闭环,建设一所“人在中央”的学校。  学校育人闭环中,心理健康教育担当重要的角色。我校建立“1234”心理教育网络阵地,全方位、全过程渗透立体型

2、弘正心理健康教育模式。“1234”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中,“1”是一个中心,培养学生弘正心理;“2”是两个阵地:教师培训和学生帮辅;“3”是三个层面:学校指导中心、年级组、班级;“4”是四个平台:家长学校、心理活动室、心灵信箱、学生自我展示。以正心、正言、正行等落地行动为抓手,实现扬优挖潜、唤醒内驱、激扬活力这一目标。同时,学校积极推进多样化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丰富而有内涵的心育课程,意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优秀的心理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鲜明的个性特长及拓展的创新精神,从而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底色。  一、正心:

3、弘正心性,滋养心灵  “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好的教育,应该是心灵需要的教育。学校从学生的长远发展与教育的终极目标考虑,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当成自己的努力方向,在各项实践中,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收获未来幸福生活的能力与素养,并在这一过程中最大限度挖掘自身潜力。  1.幸福课堂,芬芳心态  开设“幸福课堂”,辐射全员。每周各班级由专职心理教师开设适应学生发展特点的心理课程,并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确定主题,通过“活动、明理、互动、升华”等环节,采取心理游戏、情境体验、感悟内省等多种形式,一是挖掘心理潜能,

4、激发心理动力;二是传授预防心理疾病、维护积极心理状态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2.心灵日记,洞悉自我  撰写“心灵日记”,对话内心。中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而心灵日记即是架构起学生与内心世界通话的一座桥梁。通过心灵日记这一载体,老师及时记录、批注,写下爱的心语。心灵日记从形式上既可以是一种与内心的对话,也可以是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实践证明,老师以心灵日记为突破口给予学生爱的心语,对于做好学生心理工作十分有效。  3.心理剧场,平台互助  搭建“心理剧场”,携手成长。心理剧场已成为十二中学生最喜爱的心灵舞台。学生全程负责

5、撰写、编排、表演。在撰写过程中,梳理自己及同伴存在的共同心理冲突;在编排过程中,各自反思,同伴共情,合作探讨;在表演过程中,寻找化解问题的途径;在观看过程中,观众自我认识不断深化,同理心不断提高,自我控制调节情绪的能力不断发展。学生每学期自编自演心理剧,其中《我在变》获全国优质教育成果(心理剧)一等奖。  二、正言:雅言正语,辐射你我  正言辐射,强调由发自于己的内向正能引导外在的语言输出,同时正向用语的得当运用,亦是对内心正能的物化体现。我们创设一种高效的幸福化语言环境,建构弘正心理语言模式,并以积极语言为纽带,使语言转化成新

6、型的、积极的、幸福的文化载体,达成“为幸福而说”。  1.励志演讲,正言激发  学校成立教师“弘正演讲团”,面向不同层级学生,组织各类励志演讲。在领袖力课程中专设“三分钟演讲”培训,建立学生“我是演说家”平台,组织国旗下演讲等。还邀请心理专家来校演讲。通过正言激发,互动感染,激活学生内心正能,达成正言正语。  2.礼仪交际,雅言先行  学校每周开设东西方礼仪素养课程,内容包括个人形象、日常交际用语、中西方礼仪文化对比、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需求及沟通技巧、积极语言等以系统的知识和现场的指导等,活动中,学生互相交流、不断进步,从而学会雅

7、言雅仪,换位思考,实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目的。此举一方面利于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品质,同时也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正行:端行正举,雅正风骨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心育到语培,最终健康心理品质通过良好的行为表现出来,“正行”是我们心理健康工作的重心。学校创设一个个行动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正行的外显,既是学生个体成熟的天然流露,也是学生拥有完整人格终极目标的有力佐证。  1.“五自”课程,自主管理  自我管理是青少年品性塑造中的最高形式,同时

8、亦是积极心理学之重要品质。学校设置“五自”课程,即行为自我约束、生活自我管理、学习自我激励、活动自主组织、人格自我完善,逐级完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按步骤开展班级活动自行组织、自修课自主管理、自主集队放学、诚信考场无人监考、每日自主小结等各类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