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承式移动模架施工技术方案

下承式移动模架施工技术方案

ID:5776634

大小:163.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7-12-24

下承式移动模架施工技术方案_第1页
下承式移动模架施工技术方案_第2页
下承式移动模架施工技术方案_第3页
下承式移动模架施工技术方案_第4页
下承式移动模架施工技术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下承式移动模架施工技术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下承自行式移动模架原位整孔现浇32m简支箱梁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甬台温铁路客运专线木周岭特大桥起讫桩号为DK38+471.06~DK40+401.24,中心里程为DK39+436.15,全长1930.18m,桥型布置为:(62+2×112+62)m连续梁+1-32简支箱梁+(48+80+48)m连续梁+9-32m简支箱梁+(40+64+40)m连续梁+28-32m简支箱梁。简支箱梁长为32.6m,计算跨径为31.1m,跨中部分梁高为2.8m,支点部分梁高为3.0m,横桥向支座中心距4.7m。梁顶宽13m,底宽5.74m,建筑

2、总宽13.4m,挡碴墙内侧净宽为9m,桥上人行道栏杆内侧净宽12.8m。梁体C50砼为316m3/孔,钢筋66t/孔,钢绞线12.4t/孔、27束/孔。木周岭特大桥8#~17#墩的9孔32m和20#~35#墩的15孔32m简支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法原位整孔现浇施工,4#~5#墩和35#墩~48#台13孔32m简支箱梁采用满堂支架法现浇施工。本工程共投入2台郑州大方产DXZ32/900下承自行式移动模架,施工顺序为第9孔→第16孔、第21孔→第35孔。二、编制依据1、《有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通桥(2006)22

3、21-V);2、《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B10203-2002)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5、《铁路混凝土及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6、《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7、《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9、《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三、移动模架简介图1DXZ32/9

4、00移动模架总装图DXZ32/900下行自行式移动模架系针对铁路客运专线双线整孔桥梁施工而设计,为下行式结构,能够自行倒装主支腿。主要由主框架总成、外模系统、内模系统、主支腿及立柱、前辅助支腿、中辅助支腿、后辅助支腿、电气液压系统及辅助设施等部分组成,总图主框架中心距11米。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DXZ32/900移动模架主要技术参数表表1序号项目技术规格及特性1设备型号DXZ32/900下承自行式移动模架2施工使用工法逐跨整孔原位现浇3总体方案桥面下支撑,两根纵向主梁支撑模板系统4适用桥跨跨度≤32.7m,梁重小于900t/的简

5、支或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双线整孔箱梁5适应桥墩高≥3.5米6适应纵坡3.0%7适应曲线半径1500m8环境风压要求移位时风压≤150N/m2(瞬时风速≤16m/s)浇注风压≤800N/m2(瞬时风速≤36m/s)9自动化方式竖向顶落用大吨位分离式千斤顶实现纵向移位用液压油缸完成模架横向开、合采用液压油缸完成支腿自动前行倒装10前主支腿最大支点反力2*377吨11后主支腿最大支点反力2*322吨12前辅助支腿最大支点反力2*40吨13中辅助支腿最大支点反力2*140吨14后辅助支腿最大支点反力2*110吨15整机使用总功率约6

6、5kW动力条件~4AC、380V、50Hz1617液压系统压力31.5MPa18移位速度0~1.0m/min19主梁挠度小于L/700(仅考虑混凝土荷载和内模自重)20过孔稳定系数K>1.521运输条件最大单件重小于≤21t,最大单件尺寸小于12.5m×2.8m×1.72m,满足铁路、公路运输限界22单台总重量约520t(不含支座处散模)23设计施工周期12天/跨(按每天工作24小时计)3.1主框架总成图2主框架总成主框架部分由并列的2组纵梁组成,主要承托底模支撑梁、模板系统等设备重量及钢筋、混凝土等结构材料重量。每组纵梁由3节

7、承重钢箱梁(12.25m+12m+11.25m)+3节导梁(8m+12m+12.75m)组成,全长68.25m。根据使用桥梁的桥墩形式,确定相邻两组纵中心距为11米。钢箱梁长11~12.5米,高2.8米,翼缘板宽1.6~1.72米,腹板中心距1.5米。钢箱梁接头采用螺栓节点板联结。导梁桁架式结构,接头为螺栓节点板连接。3.2底模支撑梁及外模系统底模支撑梁及外模系统由底模支撑梁、底模、腹模、翼模、可调支撑系,底模通过可调支撑系支撑在底模支撑梁上,底模支撑梁从中部剖分,每侧均与主梁相联。腹模、翼模通过可调支撑系支撑在承重钢箱梁上。模

8、板由面板及骨架组焊而成,其面板厚为:底模8mm,腹模及翼模6mm;每块模板在横向和纵向都有螺栓连接。墩柱处的底模现场使用散模组立并固定牢靠。外模板起拱,起拱度按造桥机主梁承受的由实际混凝土荷载(包括钢筋)+内模自重产生的曲线特征值进行,以使成桥后桥梁曲线与设计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