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矿床蚀变特征的综述.doc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矿床蚀变特征的综述.doc

ID:57768757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7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矿床蚀变特征的综述.doc_第1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矿床蚀变特征的综述.doc_第2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矿床蚀变特征的综述.doc_第3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矿床蚀变特征的综述.doc_第4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矿床蚀变特征的综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矿床蚀变特征的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矿床蚀变特征的综述摘耍:绿色蚀变、漂白蚀变以及碳酸盐化蚀变是证明油气是否曾经存在及其逸散规模的重要证据。本文通过总结各种蚀变现象特征认识到东胜矿床的后生蚀变类型的多样性。另外通过总结一些蚀变的原因,认识到东胜矿床应是一种受到后期还原性流体作用改造的古层间氧化带(即现今的绿色蚀变带)型铀矿床。关键词:鄂尔多斯;蚀变特征;蚀变原因Abstract:greenalteration,bleachedalterationandcarbonatizationalterationisprovedoilan

2、dgaseverimportantevidenceanditsdissipationscale.Inthispaper,throughsummarizingvariousalterationphenomenoncharacter!stiestorealizedongshengthediversityofepigeneticalterationtypedeposit.Alsobysummingupsomealteration,recognizethedongshengoredepositshouldbeakin

3、doflatebyreducingfluidroletransformationoftheancientinterlayeroxidationzone(thatis,today'sgreenalterationzonetypeuraniumdeposits.Keywords:ordos;Alterationcharacteristic;Alterationreasons.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引言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板块西部,是我国人型内陆拗陷沉积盆地之一,盆地呈矩

4、形,南北向展布,面积达23X104km2o现今盆地可分为伊盟隆起、晋西挠褶带、陕北斜坡、渭北隆起、天环坳陷、西缘冲断带等6个构造单元[8]。上世纪90年代在北面伊盟隆起的东部[1]探明东胜砂岩型大型铀矿。目前鄂尔多斯已成为中国煤、油、天然气、放射性铀四大能源集一体的最大能源盆地之一。一、赋矿地层特征位于伊盟隆起东部的东胜矿区处于华北板块北缘与兴蒙弧交接带南缘稳定地块部位,区内地层呈单斜产出,向SW缓倾,倾角1。〜3。o伊盟隆起长期隆升造就了东胜地区水成铀矿侏罗系陆相砂岩目的层形成,以及形成后的水动力条件长期的

5、稳定性。加之盆地后发展时期研究区整体抬升,一方面冃的层产生掀斜和剥离,促使层间氧化作用进行,另一方面出现干旱炎热的环境为成矿提供有利的气候条件⑷。东胜矿床矿床的成因类型,冃前比较趋向一致的认识是[6,7,9]:矿床早期为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后来经区域性还原流体的改造-再富集-保矿作用,形成现今的矿床特征。在矿区,延安组以英顶部含灰色炭质泥岩或灰黑色煤线的泥岩段或“漂白”的白色砂岩为标志与上覆直罗组相区分。直罗组是矿区的容矿冃的层,延伸稳定;据岩性岩相特征进一步区分为上下两段(J2zl、J2z2),其中J2zl-

6、1是主要的铀矿赋矿层位,而J2zl-2可见少量的铀矿化[2]。在东胜矿区直罗组下段存在一条向北东向开口的弧形展布的控矿绿色蚀变带,长可达300km,宽2〜35kiiio从地质产状看,绿色带的“前身”应是氧化带,并由Z还原蚀变后岩石显浅绿色。漂白层位为延安组顶部,趴直罗组下部主要铀矿化层仅儿米至十儿米。当漂白层被剥蚀出露地表时,由于风化作用,这种漂白色被放大而更加明显[2]。二、蚀变的类型及其特征根据资料显示与砂岩型铀矿有关的后生蚀变现象有:绿色化蚀变,漂白褪色化,团块状、断续层状钙化砂岩及“钙化木”。其中又以

7、绿色化和漂白化最为普遍。例如:肖新建等[3]指出东胜地区砂岩的后生蚀变作用,早期包括黑云母和长石的绿泥石化,后期主要为基质的碳酸盐化和长石的绿帘石化。从垂向上,从上而下可以建立起后生蚀变分带:褐铁矿化+粘土化+碳酸盐化;绿化II(主要为黑云母绿泥石化,也有长石绿泥石化和绿帘石化)+粘土化+碳酸盐化;绿化I(主耍为长石的绿帘石化)+碳酸盐化。碳酸盐化为最示期的示生蚀变类型,虽并非普遍存在,但可能对砂岩型铀矿的富集成矿有利。吴柏林等[2]指出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砂岩型铀矿床存在明显的绿色蚀变控矿带以及漂白现象,且含矿

8、层较广泛地分布有不连续透镜状碳酸盐化钙质胶结砂岩。丁万烈[5]指出鄂尔多斯盆地的中侏罗统直罗组下岩段中有一条规模宏大的绿色(含蓝灰色)蚀变带,长>300km,宽2~35km,沿着盆地的东北部呈弧形展布。经电子探针测定,直罗组绿色砂岩的绿色矿物是叶绿泥石,故绿色蚀变带的实质是绿泥石化蚀变带。三、发生蚀变的原因那么发生这些蚀变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据2003年的钻孔剖面资料,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边缘的直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