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痴呆临床研究思考.pdf

针灸治疗痴呆临床研究思考.pdf

ID:57787605

大小:153.8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针灸治疗痴呆临床研究思考.pdf_第1页
针灸治疗痴呆临床研究思考.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痴呆临床研究思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340·辽宁中医杂志2013年第40卷第11期针灸治疗痴呆临床研究思考杜斌,郝海军(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天津300150)摘要:以针灸作为主要治疗措施治疗痴呆具有疗效确切且无口服药物的毒副作用等优势,因此倍受医患双方青睐,但在治疗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作者拟从中医对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谈针灸治疗痴呆的临床研究及思考。关键词:针灸;痴呆;研究;思考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3)11-2340-02痴呆是指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位最常见的痴呆,然而在亚洲及许多发展中国家,VD[2]合征,包括认知能力、记忆力、判

2、断力、思维力、计算力的发病率超过了AD。痴呆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减退以及情感、性格的改变。根据沉重的负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痴呆的症状,将其归属于中医“痴呆”“健忘”“神病”的疾病。“癫狂”等疾病范畴。痴呆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西医治疗痴呆的主要措施为积极治疗高血压、高退行性疾病,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按照痴呆的种类大致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原发病;应用脑代谢激活剂、抗可以分为血管性痴呆(VD)、阿尔茨海默病(AD)及与氧化剂、营养神经治疗认知障碍;应用胆碱脂酶抑制剂[1]其他障碍有关的痴呆三类。据统计,目前在中国65抗凝、溶栓治疗等。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疗

3、法治疗痴呆,岁以上老年人中痴呆的发病率为3.9%,其中VD的发主要以二级预防及控制危险因素为主。因此,有效地病率居第一位,约占70%而居首位,平均病程在5年防治痴呆已经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针灸在痴呆防治左右,而存活率低于普通人群和AD患者;据中国11方面具有疗效确切且无口服药物的毒副作用等优势,个乡的普查,60岁以上老人中,血管性痴呆患病率为笔者拟从中医对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谈针灸治疗痴呆324/10万人口。在欧美等国VD是仅次于AD的第二的临床研究及思考。低血管紧张性,减少外周阻力,减轻水钠潴留来达到降脑循环的平衡及侧支循环供血,帮助病灶区及邻近缺压目的(P<0.01)。其中针加灸的

4、效果最好。血区得到充足的血供,防止神经细胞进一步缺血坏死,[3]祖国医学多以“内虚邪中”立论脑梗塞,“脑为髓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众多资料表明,针灸可提高海”,髓海不足而生风发病;“虚”为脑梗塞的发病基脑血管的舒缩反应能力,加强脑血流的自动调节功能,础,发病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是“不足”的表现,治疗上[3-4]改善脑部侧支循环代偿功能及脑血流量。范郁山也多针对“不足”入手。足三里为多气多血之足阳明[5]等的研究证实,针灸能改善血管壁的机能、血管阻力经合穴,有主治虚劳羸弱的作用;悬钟为髓之会,《难及血管弹性,对脑部血供产生影响。张海峰等[6]认为,经》:“髓病治此。”二穴为古人预防及治疗脑卒

5、中常针刺能有效促进神经生长因子产生,对缺血半暗带的用,有补髓海不足之效。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该疗法延长了神经生长因众所周知,梗塞组织周边存在的缺血半暗带是脑子产生时限,刺激了神经生长因子抗自由基,减轻细胞梗塞现代治疗的基础,若能够及时恢复血流和改善组内Ca2+超载,从而减轻缺血神经元的损伤,减少损伤织代谢,就可以抢救梗塞周围仅有功能改变的损伤组神经元的死亡,减慢了缺血损伤神经元的死亡时间,为织,避免形成坏死。因此,目前认为迅速改善血供是脑其修复提供了时机。这可能是温针灸疗法减轻脑缺血梗塞超早期最合理的治疗,也是救治成功的前提和基损伤并促使肢体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础。由此,我们大

6、胆推测针刺足三里、悬钟能在有效时参考文献间内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供是治疗本病并起较好疗效[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的关键所在。动物实验表明,针刺足三里能刺激交感分标准(1995)[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神经,兴奋脑动脉中的β-受体,直接导致血管舒张,[2]孙国杰.针刺,艾灸,针加灸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影响的比较[J].针刺研究,1998,1:57-60.引起微动脉扩张、血流速度加快,从而增加脑微循环血[3]陈文,谭敏,梁立安,等.艾灸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脑血管功流量,改善脑组织供氧。本研究中,刺激足三里、悬

7、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针灸,2006,26(3):177.能调整血压,对缺损的神经功能有很好的恢复作用,与[4]燕平.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概况[J].现代康复,2000,对照组、针刺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4(7):1087.起效机制可能为针刺能改善脑血管功能,维持和促进[5]范郁山,谭小华,王琼,等.浅刺针法合通窍活血汤对脑梗死大鼠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2):97.收稿日期: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