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黄顶菊叶提取液抑菌作用实验研究.pdf

衡水湖黄顶菊叶提取液抑菌作用实验研究.pdf

ID:57790877

大小:159.8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衡水湖黄顶菊叶提取液抑菌作用实验研究.pdf_第1页
衡水湖黄顶菊叶提取液抑菌作用实验研究.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衡水湖黄顶菊叶提取液抑菌作用实验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11VOL.22NO.5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第22卷第5期合成的有机自由基,它的稳定性主要来自3个苯环的空间障碍,成分共同作用,加上提取溶剂和方法的差异,导致了芦荟皮提取使中间氮原子上不成对的电子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电子成对作用,物中各抗氧化成分组成和活性的不同。再结合表1数据可知,芦但它易从抗氧化活性物质接受电子而使氮原子上的单电子配对,荟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与其AE的强弱有一定的量效关系。[6]达到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若

2、提取物中的抗氧化活性成表2芦荟皮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比较分能将其清除,则提示提取物具有降低氧化自由基的有效浓度和/mg·ml-1-1提取方法EC50AE/ml·mg打断脂质过氧化链反应的作用。DPPH·有个单电子,在波长超声波法水提0.313.23517nm有强吸收,其乙醇溶液呈深紫色,当有自由基清除剂存在回流法水提1.040.96时,自由基清除剂与其单电子配对而使其吸收逐渐减弱,其褪色超声波法醇提0.0911.11程度与接受的电子数量成定量关系[7]。结果见图1。回流法醇提0.119.094小结实验结果表明,两种

3、提取方法得到的芦荟皮提取物对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中超声波法优于回流法,95%乙醇提取物优于水提取物,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消除能力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量效关系比较明显,在较高的浓度范围中影响作用趋于平缓。芦荟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较高,尤其是以乙醇作溶剂的提取物中黄酮含量高达21.43%,自由基清除能力为11.11ml/mg,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及抗氧化活性,在天然医药的抗氧化领域中有图1各提取物系列浓度对DPPH自由基消除率的曲线图一定的应用发展空间,其对自由基的清除效

4、果明显,稳定性好,作为天然抗氧化物质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从图1可以看出:①在0%~0.04%的浓度范围内,各提取物溶液对DPPH自由基的消除率随其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呈参考文献: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0.04%~0.30%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它浓[1]杨大庆.芦荟的药用机理研究[J].陕西中医,2004,25(7):641.度的增大其对DPPH自由基的消除率的作用趋于平缓,但各提取[2]ChoiCW,KimSC,HwangSS,etal.Antioxidantactivityandfree物溶液都有较好的消除自由

5、基的能力。②不同提取溶剂得到的radicalscavengingcapacitybetweenkoreanmedicineplantsandfla-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顺序为:95%乙醇>水。③超声vonoidsbyassay-guidedcomporison[J].PlantScience,2002,163:波法提取的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明显优于回流1161.法。[3]王锋青,陈秉初.生物衰老机理研究进展[J].生物学教学,2004,3.3芦荟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半数有

6、效浓29(2):4.度是指自由基清除率在50%时的浓度,以EC50表示;自由基清除[4]周建青,徐爱列,王永宁,等.正交实验法研究芦荟中黄酮类化合物能力(antiradicalefficiency)AE=1/EC50,AE越大,则清除自由基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0):8413.[7][5]吴翠云,周忠波,邓小勤,等.刺山柑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的能力越强。根据图1结果,比较各芦荟皮提取物对DPPH自作用[J].西北农业学报,2009,18(1):230.由基的消除能力。

7、结果见表2。[6]刘志东,郭本恒,王荫榆.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天从表2可以看出,各提取物的AE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原因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563.可能是天然产物中含有多种抗氧化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鞣质[7]张丽平,童华荣.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类、不饱和脂肪酸类、维生素类等化合物),并且多种抗氧化活性加剂,2004,3:108.衡水湖黄顶菊叶提取液抑菌作用实验研究芦站根,周文杰,孙世卫,王艳超,王春玲(衡水学院,河北衡水053000)摘要:目的探讨黄顶菊的抑

8、菌作用。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黄顶菊不同浓度的醇提物及水提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产气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黄顶菊不同溶剂提取液对以上细菌均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与阳性对照比较;在各种不同提取物中,80%的乙醇提取物抑菌作用最强;大肠杆菌对黄顶菊提取物最敏感。结论黄顶菊叶有明显抑菌作用。关键词:黄顶菊;K-B纸片扩散法;细菌;抑菌活性DOI标识:doi:10.3969/j.issn.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