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工试题库

井下作业工试题库

ID:5779498

大小:1.38 MB

页数:175页

时间:2017-12-24

井下作业工试题库_第1页
井下作业工试题库_第2页
井下作业工试题库_第3页
井下作业工试题库_第4页
井下作业工试题库_第5页
资源描述:

《井下作业工试题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级工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1.石油的相对密度是指在()条件下,石油密度与4℃条件下纯水密度的比值。(A)10℃(B)自然(C)常温(D)标准[答案]D2.石油的相对密度介于()之间。(A)0.80~0.90(B)0.75~0.90(C)0.75~1.00(D)0.85~1.10[答案]C3.石油的粘度与()的含量有关,含量越高粘度越大。(A)石蜡(B)油质(C)胶质和沥青质(D)碳质[答案]C4.石油的凝固点与()的含量有关,含量越高凝固点越高。(A)胶质和沥青质(B)油质(C)碳质(D)石蜡[答案]D5.构成

2、石油的主要化学元素是()。(A)碳和氧(B)氮、氧和氢(C)氢和氧(D)碳和氢[答案]D6.石油的主要成分是()构成的。(A)碳质(B)油质(C)沥青质(D)胶质[答案]B7.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所占比例约()。(A)70%以上(B)80%以上(C)90%以下(D)100%[答案]B8.普通稠油的粘度为()。(A)50~500mPa·s(B)50~1000mPa·s(C)50~3000mPa·s(D)50~10000mPa·s[答案]D9.超稠油的粘度大于()。(A)30000mPa·s(B)50000mPa·s(C)80000mPa·s(D)100000mPa·s

3、[答案]B10.天然气是()气体。(A)易燃易爆(B)易燃不易爆(C)易爆不易燃(D)不易爆不易燃[答案]A11.天然气的相对密度在()之间。(A)0.3~0.4(B)0.5~0.6(C)0.6~1.0(D)1.0~1.5[答案]C12.天然气的的粘度随压力、温度的升高而()。(A)升高(B)下降(C)不变(D)无规则变化[答案]A13.天然气的成分是以()为主。(A)甲烷(B)乙烷(C)丙烷(D)丁烷[答案]A14.天然气是气态的()。(A)碳氢化合物(B)碳氢混合物(C)氢氧化合物(D)碳氧化合物[答案]A15.构成天然气的主要化学元素是()。(A

4、)碳和氧(B)甲烷(C)碳和氢(D)芳香烃[答案]C16.油气藏良好的盖层是()。(A)泥岩(B)石灰岩(C)砂岩(D)碎屑岩[答案]A17.在下列四种岩石中,()是油气藏良好的储油层。(A)花岗岩(B)页岩(C)泥岩(D)砂岩[答案]D18.背斜油藏、断层油气藏和裂缝性油气藏属于()油气藏。(A)地层(B)构造(C)岩性(D)混合[答案]B19.断块油气藏形成的关键是()。(A)断块的大小(B)断块的封闭性(C)断块的裂隙大小(D)断块的错断距离[答案]B20.透镜体油气藏属于()油气藏。(A)地层(B)岩性(C)构造(D)混合[答案]B21.一个油气藏

5、具有()压力系统和油气水界面。(A)一个(B)两个(C)几个(D)一个或几个[答案]A22.在一个油气藏有()圈闭构造。(A)一个(B)两个(C)几个(D)一个或几个[答案]A23.一个油田范围内的不同油气藏其地质时代和类型()。(A)相同(B)前者相同,后者不同(C)前者不同,后者相同(D)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答案]D24.碳酸盐岩类生油层主要包括()。(A)泥岩、油页岩(B)泥岩、粉砂岩(C)砂质泥岩、石灰岩(D)生物灰岩、泥质灰岩、石灰岩[答案]D25.粘土岩类生油层主要包括()。(A)泥岩、页岩、粘土岩(B)细砂岩、中砂岩(C)砂质泥岩、泥质粉砂

6、岩(D)生物灰岩、泥灰岩[答案]A26.生油层应具备的基础条件是()。(A)含有大量无机质和还原环境(B)含有大量有机质,具备还原环境(C)含有大量的碳质、氢和高温、高压环境(D)含有大量的氢氧化物和高温、高压环境[答案]B27.热催化生油气阶段在深约1000~4000m左右,地温达到()时,在热催化作用下,有机物质成熟生成大量石油。(A)小于60℃(B)60~150℃(C)160~200℃(D)大于200℃[答案]B28.石油天然气生成,目前分成()学派。(A)两种(B)三种(C)四种(D)多种[答案]A29.充满岩石中的水在流动过程中带动油、气运移是()作

7、用。(A)压力(B)重力(C)水动力(D)弹性力[答案]C30.流体在储油、气层内部运移时,起主要作用的是()。(A)压力(B)重力(C)弹性力(D)水动力[答案]D31.地下物质的分子在运动时,总是使得各方面的浓度趋于一致,这种分子力产生的油气运移称为()。(A)扩散作用(B)渗透作用(C)弹性作用(D)离散作用[答案]A32.地下油气运移是()。(A)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B)在低浓度区内部(C)在高浓度区内部(D)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答案]D33.油、气、水三者在油气藏内的分布关系是按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