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试卷.doc

南京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试卷.doc

ID:57804691

大小:31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9

南京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试卷.doc_第1页
南京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试卷.doc_第2页
南京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试卷.doc_第3页
南京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试卷.doc_第4页
南京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试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京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京初二(八年级)下物理期中试卷(本试卷中g取10N/kg)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放入冰箱的矿泉水结成冰,矿泉水的属性不发生改变的是()A.体积B.密度C.质量D.状态2.寒冬,自来水管往往因管内的水结冰膨胀而破裂,若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这是因为发泡塑料的A.硬度较小B.导热性好C.隔热性好D.导电性好3.质量为1.8mg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A.一只鸡B.一位小学生C.一头大象D.一颗小铁钉4.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无论怎样增、减砝码,横梁都不能平衡,这时应该()A

2、.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5.对密度定义式ρ=m/V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6.如图1所示,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三种液体倒入容器中。根据下表中提供的有关数据,试判断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的是()A.硫酸、盐水、酒精B.盐水、酒精、硫酸C.酒精、硫酸、盐水D.硫酸、酒精、盐水7.7/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

3、和体积关系如图2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若V甲=V乙,则m甲>m乙D.若m甲=m乙,则V甲

4、它受到的力是A.重力和推力B.重力C.冲力D.重力和冲力11.一个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去,则()A.物体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重力也越来越小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重力却越来越大C.物体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D.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重力为零12.甲、乙两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拉弹簧秤左右两端时,弹簧秤静止时的读数是16N,则两人的用力情况是A.两人各用8N的拉力B.一人用10N的拉力,另一人用6N的拉力C.一个用16N的拉力,另一人没有用力D.两人分别用16N的拉力二、填充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3.一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_____

5、,100个酒精的体积为80,空气密度约为1.29_________。14.一根铁钉与一枚大头针相比,___含有的物质多,质量相等的铁块与木块相比,含有的物____多。15.一松木块的密度是0.4×103kg/m3,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把它锯掉3/4,剩下的松木块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g/cm3.16.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与实心的铝球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铝球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ρ铜=8.9g/cm3,ρ铝=2.7g/cm3)7/17.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

6、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构成,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4所示的两种模型中,(选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18.当人类进一步了解物质的结构后发现,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_,不带电的物体失去电子后带_______电,不带电的物体得到电子后带__________电.19.一瓶装有400g密度为0.8g/cm3的煤油,若将煤油用去其中的4/5,则瓶内剩余煤油的体积为______cm3,剩余煤油的密度是_____kg/m3;一瓶氧气,瓶内氧气的密度为9kg/

7、m3。病人用去了总的2/3,则瓶内剩余的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20.用烧杯装体积为V的某种液体,测得的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为m,改变液体的体积,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液体体积V与总质量m的对应值的m-V图象,如图5所示,烧杯的质量为________g,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当液体的体积为50cm3时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为______g,当液体的质量为80g时体积为________cm3。图621.质量是60kg的木块放在斜面上,则它受到的重力大小是____N,方向_____.我们知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等于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