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教师的标准是什么.docx

合格教师的标准是什么.docx

ID:57810338

大小:17.3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9

合格教师的标准是什么.docx_第1页
合格教师的标准是什么.docx_第2页
合格教师的标准是什么.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合格教师的标准是什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合格教师的标准是什么?-----转载一位教师心得   我通过培训了解到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认为:“学习中有两种东西是最重要的,一是信心,二是与人合作。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所谓处世技巧和人际关系指的就是学会合作。”在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在1901年至1982年间,先后共有25位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奖,从而成为各国莘莘学子向往的“圣地”。卡文迪许实验室之所以能出现这么多的优秀人才,就是因为这里的科学家们倡导并养成了密切合作的风气,打破了“人文相轻”怪圈,“共生效应”在其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合作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主

2、要组成部分。未来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具有竞争意识,而且更需要人际之间的合作。合作学习是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和实践,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纪元初期。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记载,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为合作而教学”已成为教育专家的一个口号。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人才的标准和人才观念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相应变化。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素质出将提出新的要求。其中培养出能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是新课

3、程的基本要求之一。一、昔日的教师是寂寞的过去,教师被描述为一种孤独的职业。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因为教师的位置和身份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即使与满堂的学生在一起,与学生也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师是孤独的,寂寞的。教师还经常与学校中的其他教师、同事相隔离,教师们普遍认为:“在教师休息室中,除了寒暄以外,不应谈班级的事情。因为,不想让他人知道我存在的问题,因为我害怕他们认为我是不称职的老师。”一间教室就像是一个有城墙的护城河的城堡。我们太忙了,从来不出去,而我拉的同事又羞于进来。是的,我们往往对去参观别人的课堂感到迟疑,尽管我们可能对里面发

4、生的事情非常好奇。过去教师的主要精力用于处理自己课堂里的事物,相互之间很少交流,关注的只是自己的教学。有人说,教师的文化是缄默的文化。在嘈杂的校园里,教师被缄默所包围。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学校没有为教师提供常规性的机会来谈论或讨论教学。教学被认为是一种个人的、独立的工作,相互之间是隔离的。讨论教学中的问题,常常被认为是无能和缺乏能力的表现,甚至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形象与升迁。教师工作处于相互分立,不时为争夺权利与资源而相互竞争。教师被分成不同的小集体,互相之间处于分裂或对立甚至敌对状态。不同的集体都在争取着有利的地位,争取着更多的权益,而不合理

5、地侵害他人的利益。互不合作,彼此孤立,这种教师间的孤立是不幸的。因为我们需要从彼此身上汲取经验。二、新课程呼唤教师合作 新课程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的管理方式和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变革。新的教育理念昭示教师要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教师的职业角色正在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教师不仅帮助学生成长,同时,自己也要在教学中不断获得发展。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走向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摆脱职业孤独,与他人合作。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师合作首先是教师工作特点的需要。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已经不是仅限于学校、教室、课

6、堂、大纲和课本的严格范围之中,教师也不是仅限于三尺讲台之内的高谈阔论。而是要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去研究教材,指导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的合作,需要教师相互借鉴,共同探讨,特别是在新课程中一些学生感兴趣,对学生的发展有意义而又超越教材的学习内容,给不给学生讲,讲多少,讲到什么程度,这都是过去不曾遇到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实践,探讨,交流,合作。另外,新课程倡导教师教学的个性化,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实际就是教师个人的教学反思、教师群体的相互借鉴合作以及个人的系统理论学习的过程。 

7、 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师合作也是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对知识掌握的要求虽然没有大纲那样具体、系统,但它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要求。特别是发展性更是需要教师的合作,因为新教材注重的不是教参,不是现成的课时教案,而是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这种实际情况的获得需要多学科的交流,长时间的了解,近距离的观察,在这中间,合作的意义尤为重要。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师合作是学生学习的需要。过去教学中,过多的接受性学习,把学生看成只管接收知识的容器,注重的是我给了他多少,而较少考虑他实际学到了多少。在新课程条件下,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才是

8、施教的前提,这种兴趣的了解,情况的掌握需要教师的合作。如学生的思想动态,就可能因为不同的讲授内容、不同的讲课教师有不同的表现,在这里,班主任要负主要责任,科任教师的合作教育也十分重要。在教育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