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课程建设的建议.doc

关于小学课程建设的建议.doc

ID:57813110

大小:5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0

关于小学课程建设的建议.doc_第1页
关于小学课程建设的建议.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课程建设的建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小学课程建设的建议(一)深刻把握小学教育的特点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实验二小校长李烈在第四届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小学校长大会上的总结发言,对于我们推进小学课程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她强调,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基础性。小学教育的基础性,不仅体现在学科素养或者学科思维、学科方法论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做人的基础素养方面。所以小学阶段,育人是最重要的,育“人”的思维品质和德行品质,而不是知识。2.综合性。小学阶段的综合性,主要是基于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以及社会问题解决需求两方面的要求。因此,在小学阶段,多一些学科融合,多一些指向问题解决的综合

2、课程设置与训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理解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良好适应未来社会,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3.选择性。小学教育的选择性,是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选择的能力和智慧,以适应未来更为丰富多彩的社会,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对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感与自主精神一一这些学生终身受益的重要品质。对于李列校长的上述思想,我特别赞赏。关于小学教育的基础性,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做人的教育”。前段时间在广州召开国际家庭教育论坛,韩国前教育部长有一个演讲,他认为儿童的道德推论和儿童道德体验的最敏感的时期是3到8岁,儿童在10岁之前道德发展达到高峰,儿童

3、道德发育最核心的区域在大脑前额叶。这就告诉我们在小学阶段,我们把立德树人,把德性培养放在整个教育的基础上面很重要。(二)小学课程建设整合的逻辑框架小学课程整合建设,或者说,小学课程体系的建构,可以沿着以下三个逻辑进行:一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和美育课程。二是按照课程领域建设语文课程、数学课程……。三是在课程领域之下,将课程分为以学科教材为实施载体的知识课程和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经验课程。以上三个逻辑,是层层递进的,不是并列关系。(三)小学教育的三大基础课程我认为,生活课程、体育课程和艺术课程,是小学教育的三大基础课程。

4、建议按照生活课程的逻辑,推进小学德育、科学、主题活动课程建设,或者说,用生活课程的逻辑去整合德育、科学、主题活动课程。生活课程是为儿童的学科课程学习奠定经验基础的。加大小学体育课程建设力度。在幼儿阶段保教基础上,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技能、生命能量的释放,需要系统的体育课程的保障。在新一轮普通髙中课程标准修订中,人们对体育学科有一个新的定位,认为体育学科是生命教育。我们要重新认识体育学科的价值,体育学科既是生命教育,也是人格教育、团队教育、人规则意识的教育,等等。强化小学艺术教育。在小学阶段,要为儿童奠定真善美的基础,艺术教育是重要途径,给儿童一种丰富多

5、彩的艺术生活,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严格意义上讲,小学教育的德育课程、体育课程、艺术课程都是儿童的生活课程。艺术课程是创造性培养的重要课程,无论是听觉艺术还是视觉艺术都具有创造性的极大空间。我们在强调创造性培养时几乎把体育和艺术课程排除掉了,其实包括生活课程都是创造的源泉。这三大课程恰恰是过去的教育价值观里最忽视的。(四)小学教育的三大学科课程语文课程、数学课程、外语课程。这里,不再赘述。(五)如何彰显学校课程特色我认为有两个方向:一是国家课程领域下的优势课程建设。一般学校可以走这条路,把国家课程领域内的某一项课程搞成强大的具有优势的课程,把这一领域

6、彰显为你的办学特色。数学、语文、外语等都可以放大你的课程优势,在放大过程中逐步形成办学特色。二是以独特的教育价值统领的跨领域课程建设,比如像纬二路小学建设基于核心素养的“大视野课程”,就是跨领域课程建设。当然,第一种路径选择,也是以独特的育人价值定位为引领的,比如认为将来科学素养最重要,就可以着力加强科学课程建设;认为未来社会对人的交际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就可以把语文课程的交际教育功能放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