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施工监理探讨.doc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施工监理探讨.doc

ID:57814102

大小:8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30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施工监理探讨.doc_第1页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施工监理探讨.doc_第2页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施工监理探讨.doc_第3页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施工监理探讨.doc_第4页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施工监理探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施工监理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施工监理探讨【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工艺及监理控制要点,以使灌注桩质量达到预期的质量控制目标。【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技术;监理1、工程概况湖南某高层建筑面积123601112,高78m,地下室1层,地上22层。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1.1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按岩性及工程特性将地层划分为8大层,其中①层为人工填土层,②〜⑧层为一般第四纪沉积土层。勘察期间对场地地下水进行了观测,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存在3层地下水,第一层为潜水,第二层为层间潜水,第三层为微承压水。1.2钻孔灌注桩(1)根据相关

2、设计文件,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6.100m,结构底板底标高-7.220m,防水及垫层厚180mm,槽底标高-7.400mo(2)皋础桩有效桩长27.10m,直径800mm,要求进入卵石-圆砾⑧层不少于1叽桩体钢筋主筋进入基础结构底板锚固长度45d,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单桩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6500kNo(1)钢筋笼长28.10m,配筋为:主筋(HRB400)1222,加强筋(IIRB400)14@2000,箍筋(Q235)10@200,其中桩顶部4m螺旋箍加密10@100,混凝土保护层厚50血。要求进行桩底、桩侧后压浆。2、钻孔灌注桩施工1.1施

3、工方案施工总流程如图1所示。2.1.1施工顺序为防止施工时桩之间发生窜孔现象,采取间隔施工顺序,相邻两钻孔施工时距离不小于4倍桩径,或最少时间间隔不少于24ho2.1.2成孔钻机就位后,将钻头对准桩位,复核无误后调整钻机垂直度。开钻前用水准仪测量孔口护筒顶标高,以控制钻进深度。钻进开始时应控制钻进速度,调整不同地层的钻速。钻进过程中采用设备自带仪表随时观测检查,调整和控制钻杆垂直度,边钻进边补充泥浆进行护壁。施工期间护筒内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l・Om以上,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灌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相对密度应小于1.25,含砂率不得大于8%,粘度

4、不得大于28so2.1.3成孔检验钻孔完毕放钢筋笼前,由监理工程师检杏成孔深度、沉渣厚度及泥浆情况,施工单位做钻进施工记录。2.2钢筋笼加工钢筋笼加工工艺流程为:钢筋进场检验合格后按设计图配料一盘条拉伸调直,主筋搭接焊一加工加强箍圈,钢筋笼骨架焊接成形一绑扎箍筋一钢筋笼制作过程中抽检,钢筋笼完成后口检一报监理审验(分批报验)合格后挂牌使用。(1)主筋采用焊接连接,螺旋筋与主筋、加劲筋与主筋采用点焊。(2)根据现场条件,钢筋笼一次成形,进行自检、隐检和交接检,内容包括钢筋外观、品种、型号、规格,焊缝的长度、宽度、厚度、是否咬肉及表面平整等,钢筋笼的主筋间距(±10

5、mm)>箍筋间距(±20mm)>钢筋笼直径(±10mm)和长度(±100inni)等,并做记录。结合钢筋焊接取样试验和钢筋原材料复试结果,合格后方可安装桩端压浆阀,而后吊装。(3)钢筋笼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采用10钢筋作为导向钢筋保护环,沿钢筋笼周围水平均布3个,纵向间距4〜6m,导向环焊在主筋上。(4)钢筋笼全部入孔后检查安装位置,确认符合要求后用出筋固定定位。用水准仪测控笼顶标高,确保到达设计标高后立即固定。钢筋笼安装完毕到灌注混凝土时间间隔不应大于4ho2.3水下混凝土灌注2.3.1导管和漏斗应选择合适直径和长度的导管,导管组装时接头须密闭不漏

6、水(要求加密封圈并用黄油封口),导管底端至孔底距离为30〜50cm,漏斗安装在导管顶端。2.3.2水下浇筑混凝土(1)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混凝土应密实,流动性好,坍落度宜为180〜220mm。(2)预拌混凝土须有配合比单,配合比设计应在混凝土施工前提交,所有供应商的物料质量证明书应存放工地备查,包括原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剂)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浇筑前应委托有见证资质的试验室在具有专业资格的工程师监管下进行指定的试验。(3)混凝土浇筑前须检测坍落度并记录,混凝土运到浇筑点不得离析或初凝。(4)导管内使用的隔水塞球服大小应合适,安装要正,一般位于水面以

7、上。浇混凝土前孔口要盖严,以防混凝土落入孔中污染泥浆。(5)混凝土首灌应灌至导管下口0.8m以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宜为2〜6m,设专人测定以便掌握导管提升高度。每次拆卸导管,须经测量计算导管埋深后确定卸管长度,使混凝土处于流动状态,灌注须连续进行,拆除后的导管放入架内并及时清洗干净。(6)灌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导管位置居中,提升导管时应有专人指挥,不使钢筋骨架倾斜、位移。若发现骨架上升应停止提升,降落导管并轻轻摇动使之与骨架脱开。(7)灌注到桩孔上部5in内可不再提升导管,直到灌至设计标高后一次拔出。灌至桩顶后须多灌0・8〜1.0叫以保证凿去浮浆后桩顶混凝

8、土的强度。灌注完毕应及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