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中西方法治疗胆道蛔虫病的体会(附22例).doc

采用中西方法治疗胆道蛔虫病的体会(附22例).doc

ID:57816384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30

采用中西方法治疗胆道蛔虫病的体会(附22例).doc_第1页
采用中西方法治疗胆道蛔虫病的体会(附22例).doc_第2页
采用中西方法治疗胆道蛔虫病的体会(附22例).doc_第3页
采用中西方法治疗胆道蛔虫病的体会(附22例).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采用中西方法治疗胆道蛔虫病的体会(附22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采用中西方法治疗胆道蛔虫病的体会(附22例)❷采用中西方法治疗胆道婀虫病的体会(附22例)❷【中图分类号IR574.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300-01【摘耍】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胆道刪虫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至2008年采用屮西医治疗胆道蛔虫病22例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结果:22例病人在经过中西医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中西医对胆道财虫病的治疗是有效的❷【关键词】屮西医;治疗;胆-道蛔虫病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胆道捌虫病人22例,其中17例通过中药乌梅汤治疗,5例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

2、下:❷1资料与方法❷1.1临床资料:本组22例病人,男性20例,女性2例;年龄24~82岁,平均年龄54岁。均系居住在偏远山区。既往有肠道蛔虫病史明确者16人;有过胆道螂虫病史者6人其中有胆道婀虫行手术治疗者4人。16例病人为初次发作,另6例病人平时有反复发作史,未系统治疗。本组22人从小至今均未行驱蛔治疗。❷1.2方法:22例病人均以突发腹痛急诊入院。入院时主诉上腹部或剑突下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有的呕叶•有婀虫数条。无畏寒发热。疼痛可缓解,缓解后如常。查体:生命体征丘常,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弹痛。莫非氏征阴性。腹部叩诊无移动性浊音。

3、听诊肠鸣音活跃。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不高,但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超过5%以上。B超检查发现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在胆管内有平行双边影。有5例病人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轻度增高。22例病人中,有17例病人通过解痉止痛,抗感染等治疗后,疼痛于入院第二天缓解,予以中药乌梅汤门服,在3〜7天从大便解出蛔虫体,有的解出后观察一段时间发现虫体还是活的。另5例经解痉止痛,抗感染,II服中药乌梅汤后,症状仍然不缓解。其中1例病人在住院第四天开始黄疸加重,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度。考虑为急性胆管炎,急诊行胆系探查术,术中发现胆总管内有虫体,呈灰口色,已坏死呈片状,但胆道并未完全阻塞。考虑

4、急性胆管炎是有坏死的虫体感染引起的。另4例病人黄疸以及转氨酶不但未加重反而减轻,但症状得不到缓解,长达半月左右,在通过科内会诊后决定实施手术。术中发现3例病人胆总管内有一至两条蛔虫,取出后触之虫体能活动;另一例病人虫体位于肝总管与左肝管处,虫体已死,但整体形状尚在。5例病人均置T形管引流,术后在进食后仍予以乌梅汤口服。术后平均住院7〜12天带管出院。22例病人…月后來院复查B超,肝内外胆管未发现蛔虫影。❷2讨论❷胆道蛔虫病在我国较常见,发病率占胆道疾病的8%~12%,有的地区高达25%,尤其多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无性别差异[1]。远在公元200年战国时代内经里,

5、已有对本病的记载,中医所设的“❷厥”,其中包括现代的胆道蛔虫病[2]。胆道蛔虫病可以引起胆道炎症,胆囊炎,胰腺炎,肝脓肿,胆囊及胆道穿孔等并发症。其致死率为2%介右[3]。因此必须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胆道蛔虫的诊断要点有:①初期腹部剧烈绞痛而腹部体征轻微;②大便或十二指肠引流中查到蛔虫卵;③B超显示胆管内典型的蛔虫声像图;④CT和MR表现:显示胆囊或胆管内长条状呈弯曲的透明阴影,其形态与蛔山相符。关于胆道蛔虫的治疗:应先非手术治疗,因病人疼痛剧烈均能早期就医,半数以上的病例在48小吋内住院,因此有大部分的病例有时间允许进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必须住院在医师的严密

6、观察下进行。治疗上除西医的解痉止痛,抗感染外,还需应用中药乌梅汤。乌梅汤是远在2千年前,祖国中医对本病作了精密的研究而提出治疗方针。通过长期的实践的考验,证明治疗是有效。乌梅汤具有使胆汁偏酸,增强胆汁分泌量,对虫体有麻醉和抑制作用,使Oddi括•约肌松弛的功能。本组17例胆道蛔虫病人,在服用乌梅汤后服道内蛔虫均从胆道排出。❷一般主张在保守5〜7天无效的情况下,要考虑手术治疗,更有片面的群亲倾向一味强调胆道蛔虫易引起并发症而主张无条件的早期手术。本组22例病人中,只有1例病人出现急性胆管炎而行急诊手术,占总数的4.5%。另外4例保守治疗长达半月也无并发症发生。说明此种

7、并发症少见。文献上有久达5月余,病期在1月左右更不足为奇。但是,一味地强调中药的效果,而将西医抛开,也是片面性的。有人将乌梅汤做过实验,就是将取出的十分活跃的蛔虫浸泡在乌梅汤内发现虫体呈静止死亡状态。将该山体放入生理盐水中,可恢复其活泼性[4]o说明中药乌梅汤只有抑制虫体而无杀死虫体的作用。本组5例手术病人中有从胆道取出活的蛔虫也说明此事。进入胆道内的活的虫体,如不能排出胆管外,中药此时就很“无奈”O对于长时间存在于胆管内的蛔虫,其结局往往是死于胆管内,引起胆道炎症。因蛔虫有钻孔习性,如钻入到肝内某一分支胆管后死亡,则可引起肝脓肿的发生,如钻入到胆囊管,则可引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