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ID:5781639

大小:3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24

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_第1页
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_第2页
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_第3页
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_第4页
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南京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单位)20100813(颁布时间)20101201(实施时间)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号(文号)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10年6月30日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制定2010年7月28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保护规划和保护名录第三章 老城格局和城市风貌的保护第四章 历史建筑的保护第五章 其他对象的保护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则《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已由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6

2、月30日制定,经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10年7月28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0年8月13日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保护、利用和管理,适用本条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对象包括老城格局和城市风

3、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街巷、历史建筑、古镇古村、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第三条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体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持、延续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格局和风貌。第四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领导,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保护机制,保障经费投入。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负责规划、协调、审议、指导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重大事项。市城乡

4、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建设、房产、国土、财政、文化、旅游、城市管理、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区、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具体工作。第六条 本市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规划、文物、文化、建筑、园林、旅游、宗教、历史、民俗和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负责对保护规划、保护名录等事项进行论证和评审。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义务,有权对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进行劝阻、举报和控告。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区、县人民

5、政府予以表彰奖励。第八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以捐赠等形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和受赠款项,应当专项用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得挪作他用。第九条 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历史风貌特色的前提下,鼓励、引导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等进行文化、旅游活动。第二章 保护规划和保护名录第十条 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依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各类保护对象的保护规划。其中,市区范围内的,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区有关部门组织编制;高淳县、溧水县范

6、围内的,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第十一条 保护规划应当包含下列内容:(一)基础资料;(二)历史文化价值和现状评估;(三)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四)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五)保护的原则、内容、范围、要求和措施;(六)开发强度、利用方式和实施方案。具体保护对象的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保护文本、图则和相关附件。第十二条 保护规划的编制,应当经专家委员会论证,并征求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应当组织听证。第十三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后,依法报经批准。保护规划除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报省以上

7、人民政府或者部门批准的,由市人民政府批准。经批准的保护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保护规划需要修改的,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第十四条 在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损坏、擅自拆除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二)破坏自然环境、传统风貌、建筑格局、街巷格局、空间尺度;(三)超出建筑高度、体量等控制指标,或者不符合建筑风格、外观形象和色彩等要求;(四)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五)其他违反保护规划的行为。第十五条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核发保护范围内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以及审定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前,应当经专家委员

8、会论证并向社会公示。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