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提高自主创新.doc

申论范文。提高自主创新.doc

ID:57817095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30

申论范文。提高自主创新.doc_第1页
申论范文。提高自主创新.doc_第2页
申论范文。提高自主创新.doc_第3页
申论范文。提高自主创新.doc_第4页
申论范文。提高自主创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申论范文。提高自主创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在技术引进、发明成果、人才结构、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其原因主要是企业中存在短视的自主创新理念、薄弱的自主创新动力、恶劣的自主创新环境。只有在企业中培育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优化创新环境,才能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解决企业的发展动力问题。     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GDP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低工资、低福利”的基础上的,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软肋。因此,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企业发展和推

2、动我国成为科技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经济交往中日新月异的科技竞争,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少数技术成熟产业中已具备一定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以及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能力;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促进了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国内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还存在以下困境,导致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依然较弱,仍然处于技术追赶和渐进创新阶段。  一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薄弱。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以技术换

3、市场政策,希望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提高我国的技术再创新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重引进、轻消化,重使用、轻改造,重模仿、轻创新的问题。表现在:企业没有技术创新的动力,只注重应用国外技术占据市场优势,重视企业的当下生存优势,忽视企业的远期发展潜力,尤以合资汽车企业最为典型;企业不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过程,重视对引进技术的资金投入,忽视对消化创新的资金投入。当年日本、韩国在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上的资金比例是1︰5和1︰8,我国仅为1︰0.07,从而不能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①另外,消

4、费市场中的崇洋媚外心理也使企业失去了创新的动力。  二是自主发明成果少。近年来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三大差距。第一,发明专利数量少。近年来,我国的发明专利绝大多数都授予了外国公司,只有2010年国内企业的发明专利数量超过了外国公司,达到54.8%。②但是,从历年累积来看,境内发明专利还没有占到总量的一半。第二,发明专利质量差。我国目前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改进产品和服务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而真正带有原创性的、含金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却很少。第三,很多企业没有专利技术。国内拥有核心技术自主

5、知识产权的企业约占0.3%,申请过专利技术的企业只占1%,超过一半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大多数都靠“组装”、“仿造”、“贴牌”而生存。缺少核心技术使中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打工仔。  三是科研人才结构不合理。科研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偏小。近几年来,我国每百万人从事研发的研究人员的数量仅为日本和俄罗斯的1/10,韩国和美国的1/4。这些有限的科研人员的分布也不合理,有67%集中在教育和卫生系统,16%在“三资”及民企,仅有17%在国企和集体企业。③再加上企业的激励机制和人才政策

6、的不完善,使有限的科研人才不能潜心从事创新性研究。这种分布状况导致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高新技术领域不但科技人才奇缺而且创新动力严重不足。  四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资金投入不足是长期制约我国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国家投入方面,上世纪后期我国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在0.6%~0.7%之间,2004年上升为1.23%,以后逐年上升,在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值1.75%。④即使如此,也与创新型国家要求的3%~5%比例还有一段距离。在企业投入方面,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1.52%,其中用于新产品

7、开发的支出仅占0.66%,而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为5%~10%以上。⑤从经费分配比例来看,我国现有经费主要投入到应用研究中,只有不到5%的经费投入到基础研究中,而创新型国家的基础研究经费占总经费的平均水平约为20%以上。⑥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背景与政策导向的问题,也有客观条件限制与主观认识不足的问题,但主要是缺乏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动力机制和政策环境。  一是短视的自主创新理念。自主创新对长期靠粗放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中国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是

8、,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对自主创新认识不足。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企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既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战略抉择,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时代所需。但在实践中,企业缺乏长远眼光,注重眼前短期利益,对具有长远利益的自主创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中小企业不想创新也不敢创新,它们只想守住区域市场获取短期利益,且薄弱的利润使其不敢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创新投入。从国有企业来看,国企在政策庇护下的垄断地位使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