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带着任务项目“走基层”.doc

[精品]带着任务项目“走基层”.doc

ID:57829171

大小:5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1

[精品]带着任务项目“走基层”.doc_第1页
[精品]带着任务项目“走基层”.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精品]带着任务项目“走基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带着任务项目“走基层”带着任务项目“走基层”古蔺县把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课”,提出“走遍三千蔺州大地、情牵十万困难群众、化解百件疑难纠纷、拉近干部群众距离”的耍求,组织全县2000余名机关干部带着问题、带着政策、带着项目、带着技术“走基层”,让干部真正受到教育、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建立台账,“把脉”民情自2013年12月以来,古蔺县党员干部带着“群众期盼什么、我需要改进什么、落实上需加大什么”三个问题,深入帮扶联系点、企业、社区和项目走访调研,走访一线职工、困难群众等,了解群众生产生活难题,收集意见建议,分别建立民生诉求、困难群众和涉稳信息台

2、账。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台账800余册,收集梳理出民生诉求937个、困难户13074户、涉稳信息428条。针对台账中需要整改的事项,按照“个案问题单独解决、共性问题调整政策、长远问题做好规划”的原则,明确整改措施。带着任务,解难题惠民生“同志,我想在村上办一个肉牛养殖场。听说县里有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怎么申请,需要哪些手续?”在观文镇文化村,返乡创业青年吴建军和其他群众向县就业局干部详细了解创业扶持的相关政策。针对走访屮收集到的“政策不熟悉,发展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等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全县机关干部带着政策、带着项目、带着技术走进基层一线,实打实为群众解

3、难题。“县里的干部走到村里送政策,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受到教育,真是太好了!”吴建军说。各乡镇、部门按照“有项目送项目、无项目送服务”的原则,主动下移工作重心、下沉服务资源。县就业局在春节前夕重点加强创业服务指导平台建设,完善了高校毕业见习基地6个。县农工办、农业局围绕群众致富,指导鱼化乡、石宝镇建设烤烟科技园区1・2万亩,启动建设马嘶苗族乡新农村示范区。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建立人才联系产业基地制度,古蔺县按照一名专技人才联系一个重点产业基地的标准,从农业局、林业局等涉农部门抽调骨干技术员下沉到产业基地,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同吋,注重引进实用人才到生

4、产一线提供技术支持,邀请省林科院工程师深入护家乡核桃种植基地讲授种植要领,周边乡镇30余户核桃种植大户现场接受了培训。设置长效机制,让走基层常态化只有对群众有深厚的感情,才能深入基层;即使与群众感情不够深,经常走动,也会培养起感情。要让“走基层”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就要建立制度机制予以保证。古蔺县委对干部“走基层”提出硬任务、设置了“硬杠杠”:每名县领导联系1个村(社区)、联系2名困难群众、联系1个重大项目,每年为联系村办2件以上实事。县领导每月至少安排2天吋间接待群众,到联系村至少1次;科级领导干部每月到联系村至少1次;乡镇干部每月到联系村至少3次。干部

5、“走基层”情况将作为干部述职及部门考核的重要依据。在“走基层”活动中,由马嘶苗族乡首创的“群众例会制”在古蔺县得到推广,并逐步形成常态化。现在,每村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群众例会”,由乡镇驻村干部或部门下派干部列席指导,通过组织群众集中学习、民主讨论、询问答疑等,促进干部下沉、民意上达、民怨化解,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