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立低碳城市规划体系的意义.doc

浅析建立低碳城市规划体系的意义.doc

ID:57833410

大小:6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1

浅析建立低碳城市规划体系的意义.doc_第1页
浅析建立低碳城市规划体系的意义.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析建立低碳城市规划体系的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建立低碳城市规划体系的意义摘要:我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为实现温室气候扌非放目标,建立低碳城市规划体系将成为这一新理念的标志,也将是发展低碳城市,实现减排目标的必rflZ路。低碳城市规划是发展低碳城市的基本战略、有效策略和可靠保障。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体系研究背景:早在189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凡特•阿列纽斯就预测:化石燃料燃烧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导致全球变暧。过去100多年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

2、室气体,在2007年,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383.1ppm,全球平均气温也因此上升了0.74oC,科学家预测大气屮二氧化碳浓度385ppm是“引爆点蔦很显然,控制大气屮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刻不容缓的事情。1全球气温上升源头分析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太阳活动强度变化、大气气溶胶浓度的变化、土地利用与十•地覆被状态变化和海洋的作用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因索。首先,根据近力年来气候变化的地质记录,太阳活动强度变化是造成气温波动的最为重要的因了,但是这种活动强度变化人类对其无能为力。其次,海洋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海洋吸热、环流调整等过

3、程对全球气温变化起平衡作用,因此,不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外在驱动因了。第三是十•地覆被状态变化,第四是大气气溶胶浓度,这两者都与人类活动有关,城市化进程必然会影响其变化。所以,城市化进程是全球气温上升的主耍原因。2低碳城市规划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低碳城市规划是一种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配置机制,是政府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制手段,也必然成为快速城市化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的直接手段。气候变化涉及的人为碳排放成为影响全球增温的主要因素,而碳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交织,因此,低碳城市成为遏制全球增温的首要选择。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

4、、碳排放LI益增加的转型时期,低碳城市规划则是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乙一。3低碳型城市主体功能区分类是发展低碳城市的基木战略在推进低碳城市发展模式过程屮,备个地区由于基础地理条件不同,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同,经济基础不同,城镇化发展过稈和阶段不同,主体功能定位应有羌异,具体的低碳发展道路也应有所区别。低碳主体功能区的思想实质,就是根据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区域的发展定位。要从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基础、发展任务和功能要求出发,遵循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要求,合理定位城市发展方向。从主体功能区三类地区的基木特征、发展需求和限制因素

5、出发,采用不同的发展策略分类引导城市按照低碳生态理念发展,应是中国推进城镇化过程屮的基木宏观战略。优化开发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要注重优化产业结构;集约化布局,提高集聚经济效应合理安排产业纟R织,优化行业内资源配置;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要强化用地标准,注重土地挖潜,结合新增用地调控,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白主创新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要确立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总体发展方向建立政府环保投资增长机制;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4低碳城市规划理念是发展低碳城市的有效策略低碳城市规划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生态和谐”为城市发展目

6、标,在多学科参与的基础上强化生态学和生态规划的理论知识在城市规划屮的应用,通过广泛的部门协商和公众参与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等来实现城市复合系统的良性运转。低碳城市规划应坚持城市整体规划原则,综合平衡原则,区域协调原则,生态高效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参与管理原则和效益协调原则。低碳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⑴城市低碳现状分析;⑵制定低碳城市规划和专项规划;(3)建立低碳城市指标体系为规划、建设、控制和评估低碳城市提供重要手段和工具;(4)预测和评估。5推行低碳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发展低碳城市的保障低碳城市规划环境评价是对城

7、市规划发展对环境影响进行预评价,通过技术指标与规范性要求对规划方案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城市发展对环境造成负面影II向。低碳城市规划环评旨在从规划缓解强化城市未来发展对可持续思想的贯彻力度。规划环评工作要遵循早期介入原则、整体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和与相关规划Z间的一致性原则。低碳城市规划环评的基木内容皿包括以下九个主要方面:(1)规划区域环境状况调杳及评价;⑵规划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和预测:(3)规划区域资源承载能力分析(4)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5)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6)规划的环境合理性综合分析;(7

8、)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8)规划的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丿施;(9)规划实施的跟踪评价。6建立低碳城市规划体系的展望与建议低碳城市规划是最近城市规划师、官员、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在今后30至50年屮,低碳城市规划应该是城市规划的重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