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水调歌头》教学设计.doc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水调歌头》教学设计.doc

ID:57835988

大小:2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1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水调歌头》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水调歌头》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水调歌头》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调歌头》教学设计授课者:梁杏新上课班级:初二(7)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2.过程与方法(1)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鉴赏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2)师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感悟诗词的意境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悟,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精神、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体会诗意,领会诗境,并积累咏月的名句。教学难点:借助想象,感悟意境美,深刻体味作品所蕴涵的哲理,理解诗人的豁达乐观情怀。学

2、生情况分析:所教班级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大多是中下层学生。而且作为初中学生,知识积累少,涉猎面窄,在分析理解、语言表达能力上有限;在思想上,当代中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诵读能力不是很好,大多停留在解释诗词内容的浅薄层面,未能较深入地理解诗词之美,诗人之情,以及诗词所承载的中华精神文化内涵。因此,作为教学活动中学习促进者的教师还应注重方法的指导。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每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

3、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大家还记得《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的名句?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那么苏轼仰望明月,他会联想到什么呢?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三、检查预习情况。(1)注音:宫阙(què )  琼楼(qióng )  朱阁(gé)绮户(qǐ )婵娟(chánjuān  )不胜寒(古时读shēng )(2)解释字词把酒:宫阙:归去:琼楼玉宇:不胜:弄清影:何似:不应:何事:别时圆:此事:千里:共婵娟:(3)学生翻译课文。      四、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听读 、学生自读、全班读、分角色读、评读。

4、(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词的上下两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两者的联系何在?五、合作探究。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2、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六、品读词句

5、,领悟情感。  请根据学生对词的理解,针对自己喜欢词中的好词或好好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或好在哪里?我喜欢句子或词,因为这个句子或词写出了(表现了)示例:我喜欢“起舞清影,何似在人间”,因为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姿态和心情,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七、课堂练习。1、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请用原文语句来回答问题。(1)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  (2)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_____________(3)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_______(4)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___________

6、_2.写出课外有关于“月”的诗词句。八、总结主题:这首词表达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九、背一背、唱一唱。十、作业:1、请将这首诗背诵默写下来!(你很棒的!)2、完成练习册习题。板书设计:明月喻清高情景交融乐观旷达上阕: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咏月圆月衬别离下阕:对月怀人------探求人生哲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