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思考与对策.doc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思考与对策.doc

ID:57845346

大小:2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31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思考与对策.doc_第1页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思考与对策.doc_第2页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思考与对策.doc_第3页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思考与对策.doc_第4页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思考与对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思考与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花一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思考与对策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是一些不良言行的延续和发展,正如“千里之堤,溃于一蚁”,小错不及时纠正,后果不堪设想。那么,针对近年来我市青少年犯罪有所攀升,其中十五、六岁青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比例上升。这对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做好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因而分析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有针对性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对促进教育教学、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调研的基本方法这次调研活动由校长直接负责,政教处组织实施。采取了召

2、开教师、学生座谈会,走访部分优秀学生、表现较差学生以及单亲学生家长、和“问题”学生进行谈心,有针对性地检查和抽查住校生生活、作息情况,深入网吧进行观察、暗访青少年学生上网情况,尤其关注周未、通宵上网情况,与市内其他兄弟学校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情况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到街道派出所进行了解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等多种形式,由于接触面广,了解了较多的实情。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思考根据调研的情况,我们认为,导致我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十分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9一叶一世界一花一叶(一)主观原因:1.

3、部分青少年认识问题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自身素质差。一些青少年看问题简单、片面,待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很少经过深思熟虑,常常不计后果。交友不慎,很容易被人利用,在行为中表现出种种异常,如:任性、自私、好动、厌学、打架、上网、逃学、出走等。此时的未成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辨是非,盲目效仿,最易走上犯罪道路。通过调查,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很多。如:平时讲吃讲穿,讲排场,出风头,尤为需要关注的单亲、留守家庭的部分孩子,他们没有心思学习,想方设法逃课,因一件事,一句话,或其他问题产生矛盾,过早踏入社会拉帮结派,

4、寻找靠山,滋事生非,扰乱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去年我市所发生的一起团伙抢窃案中,就有两个学生是联系社会闲杂人员而进行犯罪的。2.少数青少年法律观念淡薄,不学法、不懂法。现在少数青少年往往从一些影视作品、电脑游戏、书刊杂志中,吸收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玩游戏电脑上瘾,看色情暴力内容。讲哥们义气,滥交朋友,长时间上网打游戏,登录聊天室,荒废学业。无心上学,网上结识异性朋友,网上讲假话,搞欺骗,惹事生非。在社会上不讲公德,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在校外,个别差生甚至结伙威胁,敲诈,抢劫低年级学生钱财。9一叶一世界一花一叶

5、3.少数青少年性格内向、孤僻,粗暴。青少年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大,心理长期受压抑,缺乏倾诉对象,心理和生理又处在一个不稳定时期,平时又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性格内向、孤僻、粗暴。在家态度粗暴,蛮横、自私自利,不听家长的话,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贪懒,成为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再加上易冲动,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以致造成明知故犯的严重后果。(二)客观原因:1.家庭教育不当。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受家庭环境影响不可低估。(1)家长教育方法不好。一种是对孩子

6、无原则的溺爱、袒护和娇纵,娇惯宠溺、重智不重德,放任自流,致使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产生“合理感”;第二种是孩子出现问题后采用极端粗暴方式管教,无情的斥责谩骂毒打,甚至赶出家门。(2)家长监护不力。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或因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孩子,孩子几天不回家,也不过问。(3)有的家庭教育环境恶劣。如单亲家庭、不和睦家庭,致使孩子心理受严重伤害。(4)有的家长有不良嗜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9一叶一世界一花一叶(5)有的家长平时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主动与学校、班主任联系,了解其子女在校表现,一旦孩子出事,

7、就把发生问题的责任都推给学校。2.学校教育有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学生的智育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教育重视不够。为了应付考试,有压缩、挤占其它非考试科目课的现象发生。二是学校监管不力。主动和学生家长联系不够,和治安等有关部门沟通少,其结果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管理脱节,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及时的帮教处理,导致问题沉积,起不到防微杜渐作用。三是学校法制、思想道德教育不够,课时少,且形式陈旧、效果差。四是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高,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少数教师对违纪学生缺乏耐心的说服教育,有变相体罚现象,致

8、使少数学生厌学、逃学,流入社会参加不健康的活动。校园周边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校园周边居住着的社会闲散人员参与学生之间的纠纷,极易激化矛盾,发生学生伤害事件。3.社会诱因的侵蚀。近年来,社会上不良风气对青少年有腐蚀作用。文化部门有时对文化市场管理不够严格。特别是音响制品和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很大。有些网吧的业主还利用各种手段引诱青少年上网,并给买烟、买食品、开夜场等,致使他们“乐不思蜀”9一叶一世界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