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专题复习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

ID:5784795

大小:2.39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7-12-24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_第1页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_第2页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_第3页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_第4页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有机化学专题复习交道中学李洪瀚李金辉Ⅰ有机化学知识点一、碳原子的成键原则1、饱和碳原子;2、不饱和碳原子;3、苯环上的碳原子。应用①利用“氢1,氧2,氮3,碳4”原则分析有机物的键线式或球棍模型;二、官能团的重要性质1、:①加成(H2、X2或HX、H2O);②加聚(单聚、混聚);③氧化2、-C≡C-:①加成(H2、X2或HX、H2O);②加聚(单聚、混聚);③氧化3、苯环:①取代(卤代,硝化,磺化);②加成(H2)4、R—X:①消去反应②取代反应5、醇羟基:①消去反应②氧化③与Na反应多个羟基遇Cu(OH)2溶液呈绛蓝色(葡萄糖)6

2、、酚羟基:①与Na,NaOH,Na2CO3反应 2  —OH+2Na→2     —ONa+H2↑      —OH+NaOH→     ─ONa+H2O      ─OH+Na2CO3→     ─ONa+NaHCO3注意:酚与NaHCO3不反应。     ─ONa     ─OH+NaHCO3(NaHSO3,Na+)②苯酚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的位置:邻位或对位。  检验遇浓溴水产生白色浑浊或遇FeCl3溶液显紫色;7、醛基:氧化与还原检验①银镜反应;②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8、羧基:① 与Na,N

3、aOH,Na2CO3,NaHCO3溶液反应②酯化反应:③酰胺化反应R─COOH+H2N─R/→R─CO─NH─R/+H2O 9、酯基:水解R─CO─O─   +2NaOH→RCOONa+   ─ONa 三、应用①定性分析:官能团性质;常见的实验现象与相应的结构:(1)遇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或C≡C;遇FeCl3溶液显紫色:酚;(2)遇石蕊试液显红色:羧酸;与Na反应产生H2:含羟基化合物(醇、酚或羧酸)(3)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羧酸;(4)与Na2CO3溶液反应但无CO2气体放出:酚;(5)与Na

4、OH溶液反应:酚、羧酸、酯或卤代烃;(6)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醛;(7)常温下能溶解Cu(OH)2:羧酸;(8)能氧化成羧酸的醇:含“─CH2OH”的结构(能氧化的醇,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羟基相“邻”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9)能水解:酯、卤代烃、二糖和多糖、酰胺和蛋白质;(10)既能氧化成羧酸又能还原成醇:醛;②定量分析:由反应中量的关系确定官能团的个数;常见反应的定量关系:(1)与X2、HX、H2的反应:取代(—H~X2);加成(~X2或HX或H2;-C

5、≡C-~2X2或2HX或2H2;~3H2)(2)银镜反应:─CHO~2Ag;(注意:HCHO~4Ag)(3)与新制的Cu(OH)2反应:─CHO~2Cu(OH)2;2─COOH~Cu(OH)2(4)与钠反应:2─OH~H2(5)与NaOH反应:一个酚羟基~NaOH;一个羧基~NaOH;一个醇酯~NaOH;一个酚酯~2NaOH;─XR─X~NaOH③官能团的引入:(1)引入C─C:C═C或-C≡-C与H2加成;(2)引入或-C≡C-:卤代烃或醇的消去;(3)苯环上引入(4)引入─X:①在饱和碳原子上与X2(光照)取代;②不饱和碳原子上

6、与X2或HX加成;③醇羟基与HX取代。(5)引入─OH:①卤代烃水解;②醛或酮加氢还原;③C═C与H2O加成。(6)引入─CHO或酮:①醇的催化氧化;②-C≡C-与H2O加成。(7)引入─COOH:①醛基氧化;②─CN水化;③羧酸酯水解。(8)引入─COOR:①醇酯由醇与羧酸酯化;②酚酯由酚与羧酸酐酯化。(9)引入高分子:①含的单体加聚;②酚与醛缩聚、二元羧酸与二元醇(或羟基酸)酯化缩聚、二元羧酸与二元胺(或氨基酸)酰胺化缩聚。四.知识框架图对有机物性质的考查以化学性质为主,有时也涉及物理性质。分析有机物的性质时主要考虑官能团的性质

7、,有时也要注意碳链对官能团性质的影响,如醇和酚中都有—OH和烃基,但是二者—OH所表现出的性质并不相同。此外,同类有机物物理性质的递变主要决定于烃基的不同1.对卤代烃、酯等物理性质的考查有机物的物理性质中经常考到的有:(1)常温下的物质状态,如:进行有机物的燃烧计算时一般要考虑反应前后的物质状态;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的判断时往往涉及有机物的状态、分子结构等。(2)水溶性和密度,如:有机物的分离、提线纯和检验时一般要应用有机物的水溶性、密度等因素。例1.(2003年上海)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⑧溴化钠和单质

8、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解析: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乙酸钠易溶于水,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开;乙醇和丁醇都易溶于水,但是它们沸点不同,可以用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