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气肿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doc

慢性肺气肿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doc

ID:57848205

大小:6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1

慢性肺气肿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doc_第1页
慢性肺气肿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doc_第2页
慢性肺气肿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doc_第3页
慢性肺气肿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慢性肺气肿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慢性肺气肿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蔡汨荥经县人民医院内科四川雅安625200【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气肿患者临床实施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40例慢性肺气肿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于常规护理之上予以康复护理服务,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及综合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明显,6MWTT、VC、FEV1、FEV1/FVC、MMEF>P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V0.05);且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内患者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率也相应低于对照组,组间

2、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肺气肿患者临床治疗中,通过定向给予康复护理模式,利于全面改善慢性肺气肿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强化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关键词】慢性肺气肿;康复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326-01现代临床表明慢性肺气肿患者除了需要接受持续积极的临床治疗之外,还需给予匹配的康复护理服务措施以巩固疗效、改善预后效果。木研究为定向寻求科学有效的慢性肺气肿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了单纯基础护理服务与优质康复护理服务的方法及临床实施效果,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

3、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40例慢性肺气肿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彖,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64.5±1.8)岁;病程2~23年,平均病程(12.8±1.8)年。观察组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5.2±1.3)岁;病程2~20年,平均病程(12.1±1.2)年。2组基础资料、病情无差异,P>0.05o全体患者均经CT、X线、诊断性穿刺结果证实病情。1.2方法对照组

4、予以基础护理服务:根据病情实际、体质特点、功能情况、背景需要提供必要的治疗、牛活护理和健康指导。观察组予以优质康复护理服务,具体护理路径表述如下:呼吸训练。通过此项训练改善呼吸机力度和耐力、改善换气能力。①腹式呼吸练习,帮助患者站立,双手置于胸前、腹部,深呼吸准备后,呼气,同时腹部内陷,深吸气后缓缓呼出,呼气同时挺腹并保持胸部不懂,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或3被;②臀高位呼吸练习,帮助患者取臀高位准备练习,借助内脏对横隔的压力,在呼气同时大幅运动横膈;③吹哨式呼吸训练,缓缓用鼻部吸气、用口深深呼出气体,避免过度用力,每分钟7、8个循环,每次10-20min,每日早晚各1次。雾化吸

5、入。予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巩固疗效,每日吸入8喷,分4次吸入,病情特殊者调整用量,最大用量12次/24h,便于排痰、控制炎性反应。氧气吸入。静卧状态下若测定PaO2水平在50mmHg之下,立即吸氧,首选夜间吸氧,每日连续吸入15h之上。若静卧状态下未见明显低氧血症表现,帮助患者运动时吸氧,若同时存在二氧化碳潴留,鼻导管持续l~2L/min的速度低流量供氧,活动期间携带氧气筒供氧,避免乳酸中毒的发牛。饮食护理。考虑到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现彖,根据患者病情、体质、消化情况制定不同的个性化饮食护理方案,重点摄入奶、蛋、肉等优质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并适时根据患者饮食喜好变换

6、饮食花样、少吃多餐,注意卫牛,严谨摄入油炸、生冷刺激食物,改善营养状态,改善呼吸中枢对氧的反应,改善呼吸机功能。运动训练。判定患者运动首先程度,制定运动训练方案,首先引导患者进行适当强度的连续步行训练,病情较重者先进行床边站立活动训练,之后逐渐改为扶床行走、助行器辅助行走锻炼。心理干预。根据日常观察、家属交流、资料背景分析了解患者性格特点、心理状态、思维特点,针对性疏导,在交谈中引导患者消除怀疑、失落、自卑、焦虑、抑郁心理,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主动投入到康复训练,早日康复。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测定6MWT,300m之下为1级、300~374.9m为2级、375~44

7、9.5m为3级、450m之上为4级。使用肺功能检测设备测定患者VC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肺活量之比、MMEF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PEF呼气峰值流速等各项肺功能指标。根据患者护理后6min不行距离、肺功能恢复、全身活动能力判断综合治疗效果,记录症状缓解率、不良反应率及平均住院时间。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做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指标数据组间对比采取χ2检验,pV0.05,即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