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封设计方案(SEI).doc

氮封设计方案(SEI).doc

ID:57848498

大小:7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1

氮封设计方案(SEI).doc_第1页
氮封设计方案(SEI).doc_第2页
氮封设计方案(SEI).doc_第3页
氮封设计方案(SEI).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氮封设计方案(SEI).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氮封设计方案(SEI)在储罐上设置氮封系统,维持罐内气相空间氧气浓度不大于5%,消除爆炸条件。以4台轻质油内浮顶储罐组成的罐组为例,设计方案如下:a)内浮顶储罐改造1)在储罐罐顶透光孔法兰盖处增加开口,用于安装氧气浓度检测器;2)封堵储罐罐琏的通气口,同时在罐顶增加呼吸阀接口。呼吸阀的数量及规格按照《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3007-2007确定。3)在储罐罐顶增加氮气接入口;4)在储罐罐顶增加气相联通管接口。b.工艺叙述1)在储罐内安装氧气检测器,实时监测储罐内气相空间氧气的浓度,同时将高浓度报警与氮气管道控制阀门连锁,当

2、氧气浓度达到高浓度值时报警,连锁打开氮气阀门,向储罐内补充氮气,直至检测指标达到设定耍求时连锁关闭氮气阀门。补充氮气的流量控制使用限流孔板,流量宜控制在Q=Q1-Q2(Q1—油品出罐流量,Q2—气相连通罐中与油品出罐同时进行的油品进罐流量),且Q不应小于100mVh,氮气管道的管径为DN50,氮气的操作压力为0.5MPa。氧气浓度监测信号引入控制室,以便实时监测。控制室设氧气浓度超标报警仪。2)同一种油品的多个储罐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经常是有的储罐在进行收油作业,有的储罐同时在进行发油作业。为节省氮气用量,我们建议在同种油品储罐之间设置气相

3、联通管道,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多个运行•过程中的储罐进气量和排气量的部分平衡,不仅可以减少氮气用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储罐在收油作业时的油气排放。联通管道的管径为DN150,气体的流通能力为500mVho管道及仪表流程图见附图氧气检测器、切断阀仪表规格书见附表。b.仪表选型说明1)氧气气体检测器釆用电化学探头,其具有可靠性高,长期稳定性好,检测精度高及反映时间短等特点。2)切断阀采用气动切断球阀,其具有泄露等级高,切断动作快等特点。3)氮气补气总管上配置涡街流量计进行氮气流量监测,涡街流量计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c.安装布置方案1)氧气浓度

4、检测器通过透光孔安装在储罐拱顶与内浮盘之间,为保证既不影响储罐内浮盘的正常升降,氧气检测器的安装高度宜为储罐内浮盘可能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之上300mm。2)罐顶氮气接口的开口方位宜位于罐顶中心部位,氮气管道在罐内部分采用橡胶软管。为保证换气效果良好,氮气橡胶软管出口宜接近浮盘。可在氮气橡胶软管出口连接一个环形不锈钢管,管壁水平方向上开若干个通气孔,用于向四周喷射氮气。环形不锈钢管应固定安装在浮盘上。3)储罐之间设置DN150气相联通管道,每个储罐的气相联通管道均应设置管道阻火器,阻火器应尽量靠近储罐接口安装,每个储罐的气相联通管道均应设置截

5、断阀。气相联通管道宜在罐顶之间跨接。若罐间距较大,气相联通管道需要设在地面时,应在管道的地点设置排凝管及阀门。4)在储罐罐顶中心位置安装带阻火器的呼吸阀,呼吸阀的数量及规格推荐如下:呼吸阀选用表储罐容量(m3)呼吸阀个数X公称直径(mm)10001x20020002x15030002x20040002x20050002x250100002x300200003x300300004x300500004x300e・主要工程概况根据上述方案对罐组(4座5000m3内浮顶储罐)进行改造,需新增如下主材:1)管道:〜420米,〜2.5吨。2)阀门:D

6、N50,8个;DN100,1个;DN150,6个。3)管道阻火器:DN150,6个。4)带阻火器的呼吸阀:DN250,8个。5)氧气气体浓度检测器:4个。6)气动切断阀:DN50,4个。7)涡街流量计:DN801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