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资料完整版.doc

温病资料完整版.doc

ID:57854542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1

温病资料完整版.doc_第1页
温病资料完整版.doc_第2页
温病资料完整版.doc_第3页
温病资料完整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温病资料完整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4-温病学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从目前临床分科角度看,温病应属中医大内科范围.然而温病学的辨证理论,不仅对温病,而且对其他临床各科发热病证的诊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瘟病病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明末吴又可写成我国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瘟疫论》.瘟病四大家吴鞠通《瘟病条辩》,薛生白《湿热病篇》,叶天士《温热论》,王孟英《温热经违》.另外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陈伯平《外感温病篇》余师愚《疫疹一得》雷少逸《时病论》.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

2、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热病分类:伏气温病,新感温病,温疫.温病特点(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三)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四)共有的临床表现1起病急骤,传变较快2发热为主症3易出现险恶证候4病程中易耗伤阴津.西医疾病可划归温病: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如麻疹风疹;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见综合征如大叶性肺炎败血症;具有温病特点的其它发热性疾病,如中暑急性白血病.伤寒与风温鉴别:a病因:1风寒病邪2风热病邪.b受邪途经:1从皮毛而入,先受于足太阳膀胱经2从口鼻而入,先受于手太

3、阴肺经.c病机:1寒束肌表,卫阳受郁,化热入里病程中有六经传遍次第,终易伤阳2风阳热邪,易化燥伤阴,传遍迅速,有卫气营血演变过程.d初起症候:1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等2发热恶寒,口渴,咳嗽,无汗或少汗,头痛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赤,脉浮数等.e初起治疗:1辛温解表2辛凉解表.温邪致病特点:(一)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2易损伤肺胃阴津3既易消退,又易逆传内陷(二)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径犯阳明2暑性酷烈,耗气伤津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三)湿热病邪:1粘腻淹滞,传变较慢,难于速

4、祛2易伤脾胃,以脾胃为病变中心3困阻清阳,闭郁气机(四)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2易燥伤津液3易从火化(五)温热病:1邪气内伏,病自里发2里热炽盛,易动风动血3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六)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2蕴结壅滞(七)疠气:1致病力强2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3传染性强4病重多变.新感与伏邪比较:a成因:1感邪后立即发病2感邪后邪气伏藏,逾时而发.b病机传变:1初起病邪在表,或从表解,或自表入里,由浅至深传变2伏邪自里而发,或由里达表,或进一步内陷深入.若伏邪不能外达,或邪透不尽,则病难速愈.c证候特点:1初

5、起即现表证,而无里热证2初起即现里热证,如无外感引发,则无表证.d治疗:1初起以解表透邪为主2初起以直清里热为主.卫气营血辨变:①卫:1病理:邪郁卫表,肺气失宣;正气抗邪,邪正相争.2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3辩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②气:1病理:邪正剧争,里热蒸迫,热炽津伤.2证候: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饮冷,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3辩证要点: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4备注:气分证的病变范围广泛,以热盛阳明为多见.③营:1病理:营热阴伤,

6、扰神窜络.2证候: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浯,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3辩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浯,舌红绛.④血:1病理:动血耗血,瘀热内阻.2证候:身热,躁扰不安,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3辩证要点:斑疹,急性多部位,多窍道出血,舌质深绛.三焦辨证:上焦主要包括手太阴肺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中焦主要包括阳明胃,肠及足太阴脾;下焦主要足少阴肾及足厥阴肝:①邪在上焦a温邪犯肺b湿热阻肺c邪陷心包d湿蒙心包.②邪在中焦a阳明热炽b阳明热结c湿热中阻d湿热积滞搏结肠腑③邪在下焦a

7、肾精耗损b虚风内动.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与三焦脏腑的病机变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也是相互关连,但又有所不同.卫分的病变关系着上焦手太阴肺;气分病变的范围不仅涉及太阴肺,尚包括中焦阳明胃肠,足太阴睥等;营分病变与上焦厥阴心包相联系,血分病变也与上焦厥阴心包相关连.血分病变与足少阴肾及足厥阴肝也有一定关系.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是温病的重要辨证方法,两种辨证方法偏重面不同,所起作用各异,故不能相互取代.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相辅而行,经纬交错,才能将病变层次及部位,病证类型及性质,病

8、势轻重及转归等辨析清楚,准确,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辨舌:①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为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征象②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为温病邪未解,肺津已伤的征象③苔白厚而粘腻见于湿温病过程湿阻气分而湿浊偏盛的病症④苔白厚而干燥舌质红:为睥湿未化而胃津已伤的征象⑤苔白而舌质红绛: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