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ID:5785791

大小:1.97 M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4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_第1页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_第2页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_第3页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_第4页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湖北省恩施高中彭远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荒漠化的形成是自然原因与人为因素作用于脆弱生态环境的结果。2、通过对荒漠化成因及对其他地区的影响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图文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地理研究能力。3、了解荒漠化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以及荒漠化治理的主要措施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与实际案例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到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荒漠化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2、,若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是其关键,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2、从荒漠化治理的成功案例中,让学生认识到荒漠化是可以治理的,但目前我国的荒漠化仍是总体扩张的趋势,因而防治荒漠化又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高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教学重点】1、荒漠化产生的原因。2、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3、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教学难点】举一反三,培养和掌握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及对其它区域影响的一般方法。【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学习方法】自主学

3、习法、合作探究法、比较学习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荒漠化视频【教学过程】观看沙尘暴天气的影响视频(2分钟);读下表:北京市不同时间发生特大沙尘暴的次数统计表特大沙尘暴时间20世纪2000年2001年2002年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次数58131423131912课堂导入:通过视频与北京市不同时间发生特大沙尘暴的次数统计表,我们了解到沙尘暴天气对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影响及北京市发生沙尘暴天气的次数越来越多,为什么北京市的沙尘暴天气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两节课就来探讨引起北京市的沙尘暴天气越来越多的生

4、态环境问题------荒漠化及荒漠化产生的因素、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转承:在了解荒漠化产生的因素、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荒漠化发生的过程及荒漠化的含义.一、荒漠化的产生荒漠化的发生过程:植被破坏à地面裸露à风沙侵蚀+水土流失à土壤中水分和养分流失à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à荒漠化景观(一)荒漠化概念:(见课本)【自主探究】:1、根据你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荒漠化的含义。土地退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变异 人类活动  沙漠化2、根据荒漠化和沙漠化的定义来讨论两者的区别点拨: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

5、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形成原因是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所谓“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的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造成了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除沙漠外还有石漠、盐漠、泥漠等。转承:一个区域出现了荒漠化,究竟是那些原因引起了该区域的荒漠化呢?(二)、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合作探究】:读中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气候因素和西北地区植被景观的变化图,师

6、生共同分析影响中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气候因素有哪些?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量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西北地区自西向东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学生交流、教师总结】1、从风力的大小、大风的天数及降水变率等方面分析得出气候干旱、风力强劲、降水稀少是造成荒漠化的气候因素。2、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对应温带草原;年降水量50~200毫米对应荒漠草原;年降水量50毫米以下对应荒漠。反映降水越少,植被越少,荒漠化程度越强。原因是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讲述:河流改道、河水泛滥、鼠类的破坏与不利的气候条件叠加破坏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7、,为荒漠化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条件。转承: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为荒漠化过程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则对荒漠化过程起决定性作用:(三)、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人为因素的内容及阅读相关景观图片,阅读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多种人为原因所占比重图完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表格,老师归纳纠错。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人为因素百分比(%)典型地区危害过度樵采32.7能源缺乏地区破坏植被,抑制风沙移动的机制受损过度放牧30.1半干旱草原牧区和绿洲边缘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农垦26.9干

8、旱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场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9.6干旱半干旱的河流区域从根本上破坏生态环境工矿交通建设0.7大型矿山、道路建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