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教学方法---有变化,有创新

1、课堂教学方法---有变化,有创新

ID:5785978

大小:2.57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7-12-24

1、课堂教学方法---有变化,有创新_第1页
1、课堂教学方法---有变化,有创新_第2页
1、课堂教学方法---有变化,有创新_第3页
1、课堂教学方法---有变化,有创新_第4页
1、课堂教学方法---有变化,有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1、课堂教学方法---有变化,有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课堂教学方法---有变化,有创新(1)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复习计划,方便学生预习,利于师生互动。《恒定电流》复习计划基本概念:I、R、U、E、P、W、Q基本规律:电阻定律欧姆定律全电路欧姆定律★焦耳定律能量守恒定律--非纯电阻电路结点电流规律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简单的复杂电路基本电路:全电路非纯阻电路重要题型:电表示数(灯泡亮度)动态变化电路故障分析及排查电路连接与用电器正常工作含有电容器的直流电路基本实验:电阻及电阻率的测量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2)设计教法《恒定电流》教学方法“基本概念和规律”

2、的教学方法:设计表格,让学生结合课本和复习资料,自学后完成表格(课前),课堂上让学生互评,再由教师补充完善、强调。概念定义公式单位物理含义适用条件补充说明IRρUPWQ“基本电路”的教学方法:对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由学生自学后完成;电路的等效问题,由教师讲解,掌握方法;主要认清含有滑动变阻器的电路结构。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应用:电压表的改装R0R0+RxIIx并联电阻具有分流作用---应用:电流表的改装R0R0+RxIIx“重要题型”教学方法:提前布置《步步高》上对应的题目(每个问题选2个)让学生先思考,课堂上先让学生

3、讲解题过程,教师总结出“解决方法”。“基本实验”教学方法:先用2课时讲解“电学实验的预备知识”,然后再讲解具体的电学实验。实验的例题及练习题全部来自高考实验题。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2、对概念和规律的讲解要透彻、深入,例1:对“电动势”的讲解在内电路,依靠非电场力(化学作用)将正电荷从负极板移送到正极板(形成内电流),即非电场力克服电场力做功,做功的本领用W非/q来反映,此比值称为电动势,即E=W非/q+-+---------+++++++++例2:对“全电路欧姆定律”的讲解(8个图像)U2=IR2U=E-IrIU0EI

4、短U1=IR1IU0U2=E-I(r+R1)IU20EI短..R0r/EI1RE1I1=+=ErIIRR+rI=EUR01/EI1E1I1=+=ErR1R1例3:对“电源最大输出功率”的理解误解①电源电动势E=6v、内阻r=2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5Ω,电源有无最大输出功率?误解②在定值电阻R的两端接入哪一个电源,可使该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误解③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时,为何效率只有50%?注意:要看清待求功率是“定值电阻”的,还是“可变电阻”的。4:对“电场能的特性”中感念的复习---比较法第1对:电势φ与电势能EP(1)

5、相对量、标量,要规定零势面φA、EPA有正负之分,但正负只说明它相对与零势面的高低,并不代表方向。(2)两者的数量关系:EPA=qφAφA仅由电场本身决定,与检验电荷无关EPA是由电荷q及电势φA共同决定的只能说“某点的电势为多少,某个电荷的电势能为多少”;不能说“某点的电势能为多少,某个电荷的电势为多少”。(3)在复合场中求电势,其值应为各场在该点电势的代数和。第2对:电场强度E与电势φ、电势差U的关系(1)E和φ均是反映电场特性的物理量(2)电场中某点的E和φ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因:场强E是客观的,电势φ是主观的(3)场强与

6、电势差之间才有一定的数量关系匀强场中:UAB=Ed非匀强场中:UAB与E也有一定的数量关系,虽不能用UAB=Ed来计算,但仍可借此说明一些问题。第3对:电场力的功与电势能及其的改变量(1)WAB=qEX(匀强场);WAB=qUABWAB=EPA-EPB;W电场力+W其它力=ΔEK(2)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3)在匀强电场中任何平行等距的两点间移送相同的电荷时做功相等,即电势差相等。(4)在只有电场力的情况下,电荷的“EK+EP”守恒例5:竖直圆轨道①要使小球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V0应如何取值?---V0=√5g

7、RV0RV0R②若V0<√5gR,小球的运动会出现怎样的情况?---0

8、点考查的趋势例:对“场强、电势”的考查---“E--x、φ--x”图像(09上海)两带电量分别为q和-q的点电荷放在x轴上,相距为L,能正确反映连线上场强大小E与x关系的是()(11上海)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位于x轴上,相对原点对称分布,正确描述电势随位置变化规律的是图()(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