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

物理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

ID:57863784

大小:27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01

物理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_第1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_第2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_第3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_第4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八年级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理实验报告单学年八年级上册班姓名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和记录测量结果,估测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实验器材:刻度尺,铅笔,物理书实验步骤:1.检查刻度尺是否磨损;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和量程等,并将观察到的结果写在记录纸上。2.设计并画出简单的记录表格。3.将刻度尺零刻度线或某厘米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一端。4.将刻度尺紧贴被测物并与被测长度一边平行。5.每一长度测三次,求出平均值。6.视线与尺面垂直,并对准刻度线。7.读数值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8.记录单位正确。9.把结果正确记录在表格中。实验结论:课本长(cm)课本宽(cm)

2、123平均值教师:余老师日期2015年9月2日-9-物理实验报告单学年八年级上册班姓名实验名称: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会用刻度尺和停钟(秒表)测平均速度。实验器材:秒表、刻度尺、斜面、小车、木块、金属板实验步骤:1.设计并画出简单的记录表格。2.调节斜面,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试滑小车。3.正确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将S1和以后测得的数值记入表格里。4.释放小车与计时配合得当。5.结束计时合理准确,正确得出运动时间t16.重复测三次,求出平均值。7.记录正确。8.根据测得的三组速度,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9.实验完毕,

3、仪器归整复位。路程S/m运动时间t/s平均速度V/(m/s)S1=0.6t1=4V1=0.15S2=0.3t2=2.5V2=0.12S3=S1-S2=0.3t3=t1-t2=1.5V3=V1-V2=0.2实验结论:小车在斜面做的事变速直线运动,即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教师:余老师日期2015年9月2日-9-物理实验报告单八年级上册班姓名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目的:正确使用温度计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热水实验步骤:1.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倒一杯热开水,先估计它的温度,再测出它的温度。数据填入表格3.再往热水杯中

4、倒入一些冷水,先估计,后测量,把数据填入表中。4.再倒入少量冷水,先估计,后测量,把数据填入表中。实验结论:估计温度/℃实测温度/℃123使用时应:(估、放、读、取)(1)估:首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取合适量程的温度计(2)放:应使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得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3)读:待温度计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日期-9-物理实验报告单八年级上册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实验目的:探究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水、秒表图1实验步骤:1.按图1安装

5、好器材(①烧杯中的水不要装得太满,以免加热时间太长。烧杯中甚至可以装适量的热水,以便缩短加热时间。②温度计玻璃不要接触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③检查石棉网位置是否正确)。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当水的温度接近90℃时,开始记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水沸腾后还要再记录4~5次温度计的示数。3.根据数据描点作图,分析水的沸腾图像。(图像可画在本实验报告背面)实验结论:时间t/min……温度t/℃……1.水沸腾前吸热,温度2.水沸腾后吸热,温度3.水停止加热,不再日期-9-物理实验报告单八年级上册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实验

6、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实验结论: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日期-9-物理实验报告单八年级上册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目的:观察凸

7、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并从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     凸透镜   蜡烛   光屏   火柴实验步骤: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2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u和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3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几厘米,放好后重复以上操作。4继续向凸透镜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的位置,你总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吗?5撤去光屏,从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看去,能否观察到蜡烛的像?6像在什么位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