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应用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牙周病的效果评价.doc

局部应用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牙周病的效果评价.doc

ID:57878540

大小:7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2

局部应用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牙周病的效果评价.doc_第1页
局部应用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牙周病的效果评价.doc_第2页
局部应用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牙周病的效果评价.doc_第3页
局部应用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牙周病的效果评价.doc_第4页
局部应用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牙周病的效果评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局部应用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牙周病的效果评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局部应用甲硝11坐控释药膜治疗牙周病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评价局部应用甲硝呼控制药膜治疗牙周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硝呼片,观察组患者以甲硝呼控释药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袋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921,P<0.

2、05)o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102,P<0.05)o两组的PD、SBI、PLI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甲硝呼控释药膜治疗分周病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促进患者口腔健康。【关键词】局部应用;甲硝哇;控释药膜;牙周病中图分类号R78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5-0135-02doi:10.14033/j.cnki.cfrnr.2016.5.074牙周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

3、发病,该病具有三种特征,分别为慢性、感染性与非特异性[1]。若不对牙周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疗,不仅会引发患者病灶区疼痛,久之可影响口腔功能[2]。甲硝咤是用于才周病治疗的首选药物,并根据患者需求可分为全身用药与局部用药两种给药方式。但全身用药可能引发一定的胃肠道反应,因此许多患者逐渐选择局部用药[3-4]o在木次调查中,笔者重点分析甲硝哩控释药膜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治疗方案进行比对,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病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

4、5例。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8〜65岁,平均(45.9±2・3)岁。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8~65岁,平均(44.2±3.2)岁。患者就诊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牙龈红肿、牙齿松动、口腔异味等症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对于木次分组情况知情且无异议。1.2方法对照组患者以甲硝哩片口服治疗,甲硝哩片[上海玉瑞生物科技(安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0030],200mg/次,3次/d,连续治疗2周。观察组患者以甲硝哮缓释药膜治疗,对患者以生理盐水进行牙周冲洗后隔湿,及

5、时测量牙周袋深度,剪取大小适量的药膜置入牙周袋底部。每间隔2周重新给药,共给药2次。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才周袋探诊深度(卩D)、龈沟出血指数(SBT)、菌斑指数(PLI)o(1)SBI评分指标如下,0分:龈缘和龈乳头外观健康,轻探龈沟后不出血;1分:龈缘和龈乳头呈轻度炎症,轻探龈沟后不出血;2分:牙龈呈轻度炎症,有颜色改变,无肿胀或血肿,探诊后点状出血;3分:牙龈呈屮度炎症,有颜色改变和轻度水肿,探诊后出血,出血不溢出龈沟;4分:牙龈呈中度炎症,有颜色改变,并有明显肿胀,探诊后出血并溢出龈沟;5分:牙龈有颜色改变,明显肿胀,有时

6、有溃疡,探诊后出血或自动出血。(2)PLI评分标准如下,0分:龈缘区无菌斑;1分:龈缘区的分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针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2分:在龈缘或邻血可见屮等量菌斑;3分: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血有大量软垢。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过程中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甚至消除,PD下降2mm以上,牙龈指数下降50%以上;有效:治疗过程中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减轻,PD下降1mm以上,牙龈指数下降30%以上;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仍无明显改善,PD下降不足1mm,牙龈指数下降不足30%。治疗总有效率二显效率+有效率。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

7、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921,P<0.05),详见表1。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3例,其中嗜睡1例、头晕1例、胃部反应1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8例,其中嗜睡2例、胃肠道反应3例、头晕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字2二9.102,P<0.05)o3讨论分周病是临床上的常见口腔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