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

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

ID:5788458

大小:2.13 MB

页数:99页

时间:2017-12-24

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_第1页
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_第2页
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_第3页
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_第4页
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向钊王维林王玲周沛周萍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二OO八年二月98目录实验一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制作2实验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5实验三染色体显带技术9实验四染色体组型分析15实验五植物多倍体诱发20实验六果蝇的单因子杂交实验22实验七人群单基因遗传基因频率分析27实验八群体蛋白多态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33实验九动物血液DNA提取39实验十RAPD——动物DNA多态检测42实验十一遗传力计算44实验十二遗传相关计算47实习十三体尺测量与外貌鉴定49实习十四生长发育的计算与生长曲线的绘制52实习十五体重估测与体尺指数的计算56实习十六

2、家畜的摄影59实习十七系谱的编制63实习十八系谱审查后裔测验69实习十九个体育种值的估计73实习二十选种指数的制订与计算机应用76实习二十一近交系数与亲缘系数的计算85实习二十二群体有效含量的计算88附录一器皿清洗与灭菌消毒91附录二培养液和常用试剂的配制9498实验一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制作一、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哺乳动物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并对动物染色体进行观察。二、实验原理由于中的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血细胞和原始细胞,具有高度的分裂能力,本实验采用这一材料,通过前处理,低渗,固定,制片,染色等步骤制得染色体标本,可观察到许多处于分裂中期的染色

3、体,可以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三、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1、材料:小白鼠。2、设备:注射器、5#针头、10ml刻度离心管、1ml吸管、试管架、载玻片、天平,离心机,显微镜、解剖器具。3、药品(配方见附录):秋水仙素(100μg/ml);姬姆萨染液;固定液;低渗液;生理盐水;2%的柠檬酸钠溶液;0.075mol/L kcl。四、实验步骤总体步骤:秋水仙素处理——取骨髓——低渗处理——固定——离心——再固定——再离心——滴片——染色——镜检——封片。981、注射秋水仙素取65-90日龄健康小鼠,实验前3-4h左右,腹腔注射秋水仙素(100μg/ml)0.3-0.4ml。注射部

4、位很重要,对于一般啮齿类注射部位为左或右下腹。将针头2/3刺入腹腔后,要轻轻上挑,再行注射。注意一定要注射到腹腔内。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2、取骨髓:断颈处死动物,迅速取出后肢长骨,清除股骨上的残余肌肉,并用2%的柠檬酸钠溶液冲洗干净,剪掉股骨两端关节膨大的关节头,暴露骨髓腔,用注射器连接5号针头吸取适量2%的柠檬酸钠溶液对准截断的长骨髓腔,轻推注射器,冲洗髓腔中的骨髓细胞至平皿内,连续冲洗数次,直至髓腔干净为止,小心地用滴管将骨髓细胞悬液移至10ml刻度离心管中。3、低渗处理将离心管放在离心机上,1000r/min速度离心10min,弃去清液,加上低渗

5、液7-8ml低渗液(0.075mol/L kcl),处理25分钟。4、固定低渗后以1000r/min速度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加入7ml固定液(甲醇:冰HAC=3:1),用滴管轻轻打散细胞团块,继续固定30min,再以1000r/min速度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加入3-5ml固定液第二次固定30分钟,1000r/min速度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加入甲醇:冰HAC=1:1固定液固定20分钟。然后1000r/min速度离心5-10min,除去上清液,留0.1-0.2ml细胞团和上清液,再加入少许新鲜1:1固定液(约5倍体积),摇匀成细胞悬液。5、滴片在制

6、作标本片前1-2小时,区洁净的载玻片保存于0-4度的冰水中.制作标本片时将沉淀物吹打均匀后,吸于滴管内,滴在冰冷洁净载玻片,每片2~3滴,酒精灯上烘烤一下,放在片盘上,空气干燥法制片,干燥后,加注标签.6.染色和观察将标本片反扣在染色缸上,将1:10的Giemsa染液染色缓缓加入染色缸标本片下,不能形成气泡。扣染9830分钟后,自来水冲洗。待制片干燥后置显微镜下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小白鼠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及结构特征。在正常的2n情况下,雄性小白鼠有3个最短的染色体(19号染色体一对和y染色体),雌性有2个最短的染色体(19号染色体一对)。五、作业选择染色体清晰,分散度

7、好的细胞显微摄影,待做核型分析。绘出所观察到的有丝分裂图像。98实验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一、目的与要求1、初步掌握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的基本方法。2、初步掌握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技术方法二、实验原理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人体末稍血、微量全血短期培养)及其染色体标本制备是国内外研究显示染色体最常用和效果最好的方法。此方法取材方便,用血量少,操作简便,现已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研究和染色体病的诊断等。人体外周血中的小淋巴细胞,是已分化、处于Go期的细胞,几乎不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在离体血培养细胞中很难找到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