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ID:5788512

大小:1.68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7-12-24

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第4页
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变化,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做出辉煌的贡献后逐步显现出其先天的严重不足。教师在班级授课制(尤其是人数众多的大班级)下对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了”,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适应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与提高,个性得到最优发展,课堂教学效益得到提高,是当前教育教学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分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为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的有利途径。本文旨在综合我国教育界分层教学的理论探索和实

2、践成果,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分层教学在问题的提出、分层原则、分层模式,分层实施、分层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综合的探讨。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实践理论探索一、问题的提出“黄沙如海,找不到两颗完全相同的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两片完全一样的叶片;人海茫茫,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应全面地理解、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而且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1.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十七世纪提出来的班级授课制以其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学校工作的计划性和实际社会效益风行了三百多年后,其固有的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因材施教等种种弊端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起来。一种针

3、对班级授课制中无法顾及学生个别差异、难以因材施教和促进所有学生最好地发展的教学模式呼之欲出。1.2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学教育指南》中指出,“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学必须符合受教学生的发展水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十七世纪提出来的班级授课制以其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学校工作的计划性和实际社会效益风行了三百多年后,其固有的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因材施教等种种弊端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起来。一种针对班级授课制中无法顾及学生个别差异、难以因材施教和促进所有学生最好地发展的教学模式呼之欲出。1.3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七八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4、讲话指出:“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的勤奋学习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上的差异,并且按照各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照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这是对全面发展和层次教学的关系所作的精辟的分析。这说明层次教学的目的是希望每个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层次教学是手段,全面发展是目的,层次教学必须在全面发展的指导下进行。因此,教育的起点在于:明确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按差异施教。20二、分层教学的思想来源2.1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存在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三种差异:一是认知发展的个别差异,二是认知风格的个别差异,三是智力的差异

5、。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决定其学习方式各不相同,学习的进度有快有慢,学习的程度有深有浅。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向教育提出了必须有针对性和因材施教的要求。2.2对学生“分层”的必要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天赋素质或生理条件,是构成人的差异的物质基础,在各自不同的社会物质生活、文化教育环境中,接受不尽相同的影响,从事不尽相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了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兴趣、性格、能力等特点。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其发展虽然经历共同的发展阶段,但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优势领域则是千差万别。其表现:一是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既便是在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也各不相同;

6、二是同一学生在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存在差异。2.3对知识结构“分层”的合理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明确指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青年人的年龄和心理力量所许可”。“一切事情的安排都适合学生的能力”。这就是说教学内容的安排首先考虑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教学内容的展示始终贯彻“可接受性原则”。原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性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体力上,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素质教育的要义在于“全体性”(全体学生要有所发展)和“全面性”(每个学生要全面发展),并要求“教有特色”、“学有特长”,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分层的同时

7、,必须做好知识结构的“分层”。基于上述观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分层教学思想,其关键在于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多元教学目标”体系。这不同于“抓中间、带两头”的思想,也不同于“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的思想。而是时时处处在全教学过程要始终建立面向全体,关照个体的教学思想。所谓“分层”,就是在承认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现状的基础上,按照智力结构、情商、智商、学科成绩等综合标准测量,对学生大致分成不同的层次,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提出不同的要求,实施针对性教育。因此,“分层教学”就是学校以承认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为前提,教师有区别地对不同基础和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