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备课讲稿.doc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备课讲稿.doc

ID:57889996

大小:9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2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备课讲稿.doc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备课讲稿.doc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备课讲稿.doc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备课讲稿.doc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备课讲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备课讲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年级下册概念整理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加减隔开乘除,乘除同时计算。2、注意:在除法里不能用“0”做除数。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有0.3、怎样画出建筑物的位置:(1)找出建筑物的方向。(2)找准量角器0刻度的方向。(3)量出度数并画出角。(4)画出距离。(5)标出名称。4、两个加数相同,

2、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5、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先把后面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6、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7、三个数相乘,先把前面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8、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

3、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9、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减数,可以把所有的减数加起来,再减。用字母表示:a-b-c=a-(b+c)10、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除数,可以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再除。用字母表示:a÷b÷c=a÷(b×c)11、简便计算公式:(1)99×b+b=(99+1)×b(2)a×b-a×c=a×(b-c)(3)a×b+a×c=a×(b+c)(4)a×101=a×(100+1)=a×100+a×1(5)a×98=a×

4、(100-2)=a×100-a×21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1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14、小数的数位顺序表15、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16、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17、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18、小数点的移动:小数点向右小数点向左移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移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

5、的10分之1。移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移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00分之1。移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移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000分之1。19、做题时,若扩大,计算方法用×,小数点就向右移动,×10就向右移一位,×100就向右移两位,×1000就向右移三位......做题时,若缩小,计算方法用÷,小数点就向左移动,÷10就向左移一位,÷100就向左移两位,÷1000就向左移三位......20、单位换算时,单位从小变大,小数点就向左移动,单位从大变小,小数点就向右移动。(带

6、有单位名称的数叫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叫单名数。如35厘米、20千克、1.5平方米。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复名数。如3米50厘米、7吨600千克。)高级单位的名数×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低级单位的名数÷进率高级单位的名数21、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2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2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24、三角形按角分三类:锐角三角

7、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25、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边上的两个角叫做底角。26、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27、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60度)28、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而等边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29、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30、小数加、减法要小数点对齐,也是把数位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31、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

8、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32、1米=1000毫米1千克=1000克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0毫米=1厘米1吨=1000千克10厘米=1分米10分米=1米同仁实验学校各年级组备课个性化教师教案教案设计年级二年级科目数学教案类型新授授课人课题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教学重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