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CRP及HC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oc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CRP及HC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oc

ID:57890056

大小:6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CRP及HC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oc_第1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CRP及HC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oc_第2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CRP及HC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CRP及HC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CRP及HC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BNP、CRP和HCY水平的变化,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及冠状分析方法,对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BNP、CRP和HC丫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进行研究,同时对其中42例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b对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NP水平非常显著增高(P70%)o对其中42例进行PCI术治疗(PTCA+支架置入术b检测术前,术后1天、1周患者血浆中BNP、CRP、HCY水平。对照组40例,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

2、45〜76岁,平均57.1±11.5岁。□动脉介入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及酶联免疫方法:急性心机梗死患者入院后立即抽静脉血3〜5ml置于含有EDTA抗凝塑料试管中,置冰箱中待测。正常对照组于清晨空腹抽血,方法同上。口统计学处理:结果以X±S表示。应用SPSS软体分析,计算资料用t检验。口结果口急性心肌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BNP、CRP和HCY水平见表1O□对急性心肌梗死组中的42例行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术(PCI)治疗前后BNP、CRP和HCY水平变化见表2。□讨论口本组结果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BN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这一结果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3、,说明BNP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过程,BNP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6-20小时达到高峰,在临床治疗症状改善后BNP明显下降,而且PCI治疗组比普通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b故说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开通罪犯血管可改善预后,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介入干预提供佐证。本组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CRP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b另外从表2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PCI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1),并且PCI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在治疗后亦存在差异(P<0.05)b我们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稳定型斑块处的单核细胞因子激活凝血过程,且刺激CRP大量产生并释放到外周。

4、另外,坏死的心肌亦可触发CRP急性反应,导致血液CRP增高。而心肌获得再灌注或实施血管重建术则可以限制炎症过程,使CRP降低。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介入干预提供了又一强有力的证据。可作为心肌梗死患者判断病情严重性的重要指标。□本组结果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中HC丫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在PCI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表明HCY参与了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病程的发生、发展。这可能与HC丫自身生成氧自由基、HD2O2等可导致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及HCY致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改变有关[7L口综上所述,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三项指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BNP、CRP和HCY

5、的灵敏度均高,是反映病情变化的较为理想的指标。同时BNP可反映心梗患者远期心功能的恢复情况,并作为观察疗效的重要参数。CRP在介入治疗组与普通治疗组差异显著,为急性心梗早期干预提供依据。而HCY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过程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过程,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口参考文献口1黄先勇,李玉芳,沈洪,等・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01,3(6):387•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